來源:科技日報
2024-10-25 08:21:10
原標題:山東聊城將小葫蘆變成“金名片”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山東聊城將小葫蘆變成“金名片”
來源:科技日報
◎本報記者 王延斌 通訊員 王忠友
10月15日,河北省葫蘆客商邱嘯林帶著一堆葫蘆制品來到相鄰的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在當地舉行的第十六屆中國江北水城·兩河明珠(聊城)葫蘆文化藝術節(以下簡稱“葫蘆藝術節”)上,他的葫蘆被搶購一空?!拔襾韰⒓雍J藝術節六年了,每年的銷售額有十幾萬元,我感覺這個藝術節的氛圍特別好!”邱嘯林說。
當天,與邱嘯林一同來到東昌府區參加葫蘆藝術節的還有國內18個?。▍^、市)的7000余名葫蘆客商、種植戶、藝術家。盡管本屆藝術節只有三天,但據相關數據統計,與葫蘆有關的產品成交額達到了2.9億元。這一令人驚喜的數據,反映了當地葫蘆產業的蓬勃發展。
科技與藝術兼備
一年四季,村民忙著種葫蘆、畫葫蘆、賣葫蘆;隨處可見的商鋪里,迷你葫蘆、“大肚”葫蘆、異形葫蘆依次排開……這是東昌府區堂邑鎮上的尋常景象。
東昌府區堂邑鎮黨委書記段先鋒告訴記者,在這里,家家戶戶種葫蘆,“玩”葫蘆,他們“玩”出了8億元年產值,“玩”出了七成全國市場占有率。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物,葫蘆以其獨特形態和‘福祿’寓意在市場上頗受認可?!睎|昌府區副區長胡瑞恒向記者透露,目前,該區種植30余種葫蘆,產業年綜合效益達16億元,銷售額占全國市場份額的75%,已成為國內“買天下葫蘆、賣天下葫蘆”的最大集散地。
種葫蘆,是當地葫蘆產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方面,當地陸續從外地引入了附加值高的葫蘆新品種,結合先進的種植技術,獲得了較高收益;另一方面,該區葫蘆種植專家團隊以現有葫蘆種植基地為依托,通過葫蘆基因提純,積極開展葫蘆新品種的培育、種植新技術和新模式的研發??萍?,成為了推動當地葫蘆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東昌府區人會種葫蘆,更會“玩”葫蘆。
小巧的文玩葫蘆、天鵝造型的范制葫蘆、紋飾精美的大漆葫蘆、圖案各異的烙畫葫蘆……在東昌府區,記者走進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葫蘆文化博物館——中國葫蘆藝術博物館看到,在一個個精雕細琢的葫蘆上,厚重的歷史與精湛的技藝令人驚嘆。
東昌葫蘆雕刻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傳承人的手中,一只普通的葫蘆經過雕刻變成了精美的藝術品。
“尖貨”走向全國市場
記者見到包澤楠時,這位來自浙江紹興的“90后”小伙正騎著從村民家里租來的電動車,挨家挨戶“串門”,挑“尖貨”。
包澤楠所挑的“尖貨”,指的是品相好、器型佳、未經雕飾的高品質葫蘆。當然,這類“尖貨”的價格也相對較高?!拔乙呀浽谶@里訂了80萬元的葫蘆?!卑鼭砷f,他把首站選在了堂邑鎮路莊新村,看中的就是這里的葫蘆品質和良好信譽。
記者走進路莊新村發現,這里的街道兩旁停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車輛。段先鋒說,東昌府葫蘆正迎來全國客商,并走向全國市場?!奥非f新村家家種葫蘆、戶戶搞電商。全村在淘寶、抖音、快手等平臺共開設300多家網店,年均網絡銷售工藝葫蘆700萬個,被農業農村部評為‘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并入選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彼f。
胡瑞恒介紹,當地堅持把培育葫蘆特色產業作為推動地區發展的重要抓手,形成了“種子研發—葫蘆種植—葫蘆文創及加工—全生態旅游”的綠色循環全產業鏈條,讓“土特產”變成了“金名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