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10-08 09:33:10
原標題:以文化力量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以文化力量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高校作為人才高地、文化重地,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職能,校園文化集中體現了學校的教育理念、辦學特色,是學校內涵發展的根和魂,是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山東交通職業學院在50年的辦學歷程中,堅持守正創新,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學校文化和行業文化,以先進文化和職教文化為指導,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和企業文化,形成了具有交通特質、時代特征、學校特色的“大道文化”,以厚重的文化力量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
文化守正創新
提升辦學軟實力
文化是高校的辦學軟實力,主要體現在高校的精神風貌、文化氛圍、歷史傳承、教風學風等方面,對提升高校的辦學水平、教育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山東交通職業學院以文化為引領,形成獨具特色的辦學理念,充分激發辦學活力,全面提升辦學質量。1973年,在昌濰地區壽光“大車店”里,點亮了山東交通職業學院的第一支燭火,把學校辦在“馬棚”里,把課堂設在地頭上,交職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一磚一瓦地建設起一所服務交通的學校,形成“馬棚辦學”精神。其后雖歷經校址變遷、校名變更、辦學層次提升,但建校之初的精神始終傳承,賦予了交職人豐厚的精神品格,體現出交職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辦學品格以及勇于創新、精益求精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宏偉志向。“馬棚辦學”精神成為學校“大道文化”的精神根源,成為交職人爭創“雙高校”和職教強校的精神指引。學校文化影響力持續增強,獲評全國公路科普教育基地、全國航海科普教育基地、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構建‘大道文化’育人體系,培育新時代交通工匠”入選山東省教育系統十大改革創新案例,獲山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聚焦以文化人
提升育人內驅力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陣地,要自覺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山東交通職業學院以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教師“德能勤績廉”綜合提升為目標,構建了培育“德技并修”匠才和“德藝雙馨”匠師的文化育人模式。“大道”之“大”,是學校胸懷“國之大者”,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是教師心有大我,弘揚教育家精神,當好學生引路人;是學生可堪大用,做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大道”之“道”,是立德樹人的“道理”、行業專業的“道橋”、職業教育的“道行”、人才成長的“道路”。學校廣大師生深入踐行“志于道 精于業”的學風和“施仁愛 育匠才”的教風,學生先后獲得“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全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個人”“全國踐行工匠精神先進個人”等國家榮譽;教師先后獲評“全國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校長”“國家新時代職業學校名師”“全國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等國家榮譽。自建校以來,已為交通運輸行業輸送了10萬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堅持以“道”育“德”
增強發展推動力
文化建設是高校內涵式發展的驅動力,是內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源泉,充分挖掘和探索校園文化的有效形式和載體,對推動學校事業發展行穩致遠至關重要。山東交通職業學院以“大道文化”為引領,培育了“先鋒之路”黨的建設、“一路有愛”學生管理、“決勝之路”教學管理、“榮耀之路”軍士培養、“精技之路”技能競賽、“鑄魂之路”思政教育等系列子品牌,構建了531全環境立德樹人體系,打造了“善道致遠,暢行天下”“同舟共濟,領航四海”等分支文化,彰顯“大道文化”的時代價值。學校深入實施以文化建設推動治理效能提升,以“無形”精神浸潤、“有形”物質熏陶、“至簡”制度規范、“至遠”行為實踐,形成特色鮮明的“大道文化”體系。學校以“大道文化”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建成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山東省新時代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創建單位。
(山東交通職業學院黨委書記 王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