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09-30 09:11:09
原標題:大運河沿線曲藝傳承發展交流展示活動舉辦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大運河沿線曲藝傳承發展交流展示活動舉辦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訊 (記者孫叢叢)為多角度反映大運河沿線曲藝的傳承弘揚、創新發展和藝術普及成果,2024年大運河沿線曲藝傳承發展交流展示活動暨“全民藝術普及技能提升計劃”系列活動近期在山東省濟寧市舉辦。
本次活動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中國文化館協會、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中國文化館協會曲藝委員會、山東省文化館、濟寧市文化和旅游局承辦,濟寧市文化館執行實施,涵蓋大運河沿線曲藝傳承發展專題交流、大運河沿線曲藝創作交流采風、大運河沿線曲藝觀摩交流展演、大運河沿線文化館(站)曲藝業務骨干培訓班四大項內容。
4天時間里,來自運河沿線八省市(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的曲藝業務骨干齊聚濟寧,共話曲藝發展新篇。同時,本次活動作為2024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對話孔子”——百項文旅活動之一,以大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利用為契機,用曲藝傳承運河千年文脈,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發展。
開幕式結束后,大運河沿線曲藝傳承發展專題交流活動舉辦。活動現場,圍繞“大運河沿線曲藝傳承發展”主題,結合各地在開展曲藝傳承、創作和群眾文化活動方面的先進經驗,北京市延慶區文化館、天津市群眾藝術館、濟南市文化館、濱州市文化館、菏澤市文化館和濟寧市文化館代表作典型發言,與會專家隨后進行點評總結,并對新時期大運河沿線曲藝的傳承與發展提出意見建議。
9月12日,大運河沿線曲藝創作交流采風活動第一站來到任城區的河道總督署展示館。河道總督署見證了運河的輝煌與變遷,立體呈現了大運河的文化風貌。跟隨講解員的介紹,大家近距離感受了運河文化的魅力,也為曲藝創作積累了素材。受運河滋養,濟寧有著“曲鄉藝海”的美譽,曲藝種類眾多,曲藝名家輩出。一行人隨后來到濟寧市南池曲興社,現場觀摩了濟寧市本土曲藝藝人顧成德、顧天琪、顧天鑄和趙金貴表演的山東琴書、山東快書等作品。
9月12日晚,來自大運河沿線八省市文化館(站)的曲藝工作者同臺獻藝。嶺兒調、河南墜子、相聲、快板、界首漁鼓、樂亭大鼓、山東琴書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節目輪番登場,生動展示了文化館行業曲藝人才的風采,呈現了運河曲藝的時代價值。演出通過國家公共文化云平臺同步直播,讓線上觀眾也能領略運河沿線曲藝的魅力,觀看量達17萬。
9月13日至14日,2024年文化館(站)曲藝骨干培訓班暨2024年大運河沿線文化館(站)曲藝業務骨干培訓班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文化館系統、山東16地市文化館的曲藝業務骨干近60人參加了培訓。
近年來,中國文化館協會曲藝委員會與各成員單位通力合作,通過舉辦地方曲種調研、曲藝現場交流會、曲藝業務骨干培訓班、地方曲藝曲種展演等活動,加強曲藝曲種的保護與挖掘,多角度展示文化館行業曲藝人才風采,為提高公眾對曲藝藝術的認識和了解提供了“文化館經驗”。中國文化館協會曲藝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將不斷完善曲藝創作機制、壯大曲藝人才隊伍,助力曲藝藝術更好賦能新時代文化館轉型升級,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蓬勃發展貢獻文化館工作者的力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