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09-26 09:16:09
原標題:讓稀有劇種傳承“走出深閨”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讓稀有劇種傳承“走出深閨”
來源:中國文化報
孫叢叢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稀有劇種發展在各方關注支持的基礎上,亦須主動“走出深閨”,借助數字技術、創新傳播活化演出形態,讓更多觀眾見識其藝術魅力與時代價值,了解場上的關聯環節和技藝背后千錘百煉的歷程,在與現代生活、當代審美的連接中贏得新觀眾,實現“破圈”傳播。
我國戲曲劇種繁多,既有京劇、豫劇等流布區域廣泛、演出院團豐富的劇種,也有流行于較小區域或處于“有劇無團”局面的稀有劇種。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稀有劇種與大部分傳統戲曲一樣,都傳承著浩瀚的劇目文本、豐富的表演形式、獨特的聲腔音樂,反映著流布區域長期積淀的風土人情、價值觀念,凝聚著人民群眾的智慧創造和審美追求,具有不可替代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近年來,隨著我國四級非遺保護制度的建立,一些稀有劇種在保護中發展、在困境中新生,帶來了戲曲“百花園”群芳競艷的生動局面。前不久,首屆“中國戲曲稀有劇種優秀劇目展演”在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41個稀有劇種演出了代表性傳統劇目及近年創排的新編劇目,展現了其當代傳承發展的生命力。日前開幕的2024戲曲(昆山)盛典,同樣彰顯了不同劇種藝術特色,并注重“天下第一團”人才培養,以更好地助力戲曲高質量發展。各地也積極推出舉措,優化稀有劇種傳承發展生態,如山東連續舉辦地方戲曲小劇種傳承人表演研修班、山西在省級層面開展稀有劇種展演等,都為稀有劇種賡續發展提供了強勁支持。
由旦角、花臉演繹,表演生動詼諧的耍孩兒《豬八戒背媳婦》;唱腔高亢,融合多種高難度表演技巧的湖北越調《伐子都》;行腔“一唱三遏”,細膩刻畫人物心理的阿宮腔《白蛇傳·游湖》……通過展演交流展示特色,彰顯獨特的表演范式和文化積淀,稀有劇種正逐漸被更多的觀眾看到。與此同時,稀有劇種在反映時代、反映生活方面展現出強大的生命活力,比如,發揮年輕劇種特色,載歌載舞講述彝族基層干部工作日常的彝劇小戲《醉審》;兼顧民間風格與現代音樂手段創作的扽腔紅色題材小戲《黎明前夜》等,都通過對傳統的適度改革吸引了更多年輕觀眾關注。這些實例表明,尊重戲曲藝術動態傳承的規律,注重差異、保護特色、守正創新、與時偕行,稀有劇種才能以更趨良性的風貌走向未來。
在整體向好的同時,也應注意到,一些地方稀有劇種生存發展仍面臨傳承基礎薄弱、人才資源匱乏、市場需求萎縮等方面問題,尤其是那些只有民間劇團作為演出支撐的稀有劇種,其發展困境更需多方關注。首先,相關部門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過專項創作經費和人才培養資金投入,解決部分稀有劇種生存問題,并通過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探索新的傳承模式等,激活相關劇種、劇團發展的內生動力。比如,此前山東菏澤為解決大弦子戲瀕危狀況,就嘗試跨劇種“依團代傳”,從當地其他戲曲院團挑選基礎條件好的演員兼習大弦子戲,并恢復排演傳統劇目《兩架山》等,為劇種后續發展提供了鮮活經驗。再如,作為扽腔發源地,山東博興在已有京劇團、呂劇團的基礎上,借力地方政府支持組建扽腔劇團,重新整理家底、吸納演員,挖掘老傳統,創排新劇目,讓在歷史上長期處于“有劇無團”局面的扽腔走出沉寂。其次,對于許多稀有劇種來說,其生長在民間、活躍在民間,民間劇團既與劇種衍化變遷的鄉土基因緊密關聯,又擁有廣泛的觀眾基礎。因此,各地要引導和支持民間劇團發展,充分發揮其“輕騎兵”“接地氣”優勢,更好地助力稀有劇種傳承,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在相關單位與高等院校、藝術機構等聯合培養培訓戲曲人才時,加強理論引導固然重要,同時,也要重視個體經驗、田野調查及對藝人口述資料的整理與研究,避免用固化范式、統一標準消解一些稀有劇種的絕技絕活、民間特色和審美風范,而是要讓不同藝術形態百花齊放、各美其美。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稀有劇種發展在各方關注支持的基礎上,亦須主動“走出深閨”,借助數字技術、創新傳播活化演出形態,讓更多觀眾見識其藝術魅力與時代價值,了解場上的關聯環節和技藝背后千錘百煉的歷程,在與現代生活、當代審美的連接中贏得新觀眾,實現“破圈”傳播。年初,借助AI修復技術,近50部“近百年典藏”經典劇目實現高清再現,此舉在推動珍稀非遺保護與典藏的同時,借助數字載體打破了傳統戲曲與現代觀眾之間的代際隔閡,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從線上空間走進線下劇場。另外,漢調桄桄、宛梆、白字戲等多個稀有劇種借助短視頻、“云演播”等形式開拓受眾,增加演員收入,并與渠道平臺共同探索優化產品、對接資源、引流增效的新途徑,均收到了積極成效。這都為稀有劇種在新時代語境下煥發新生機、締造新生態提供了借鑒與啟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