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4-09-25 08:53:09
原標題:科普資源要“請”進來,也要“走”出去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科普資源要“請”進來,也要“走”出去
來源:人民政協報
9月18日,濟南市育賢中學報告廳內座無虛席。山東省科技館科普報告百校行、希望行走進育賢中學,山東建筑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許福運正在向學生講述《全息創新思維——學創筑夢》課程。許福運用通俗的語言讓看起來枯燥的科學知識變得生動而有趣,“這是孩子們的解壓時間。”育賢中學科技輔導員楊強說。
這也是近年來,山東省科技館以場館建設為基礎,將科普資源“請進來、走出去”,挖潛增效的一個縮影。
“科技館是國家開展科普工作的重要陣地和平臺,承擔著向公眾傳播科學知識、提升公眾科學素養的重要責任。”山東省科技館館長王晶表示。近年來,山東省科技館大力實施“逐夢而行——青少年科技成長計劃”,在教育活動實施、展教資源開發、青少年科技教育等方面持續發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展現科技魅力,為廣大社會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提供更多富有啟發性、體驗性、趣味性、互動性的科普展覽和科技教育活動。
2021年9月以來,隨著山東省青少年科普教育330工程深入落實,濟南市育賢中學擁有了省科技館為孩子們配發的科普資源包,同時提供了500課時專業、翔實的科普課程,這也構建了校內外科學教育資源有效銜接機制,極大地豐富了孩子們的課后生活。
近年來,山東省科技館注重與各類社會組織的協同聯動,更加深化山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等特色教育賽事,以“逐夢而行”品牌活動為引領,組織齊魯高校科學營、齊魯英才計劃等助力科技后備人才系統性培養,創新生態“風生水起”。今年6月,兩場科普劇在小范圍內試演,反響出乎意料,為科普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打開了新方法。
“科普的一個重要邏輯是扎根,幫助學生找到土壤。我們正在通過各種各樣的品牌找到一個‘有源之水’,讓他們的科學夢想在陽光雨露下茁壯成長。”科普劇負責人,科教活動部部長孔祥飛介紹說。一部科普劇從幕后到臺前,從古板的科學原理展現為惹人喜愛的學習劇目,其中不僅需要專業的藝術指導,更離不開的科普人臺前幕后的忙碌與策劃,在科普的園地中耕耘,他們以熱愛、專業和鉆研,一個人帶動一批人。
科普教育不僅要“走出去”,更要“留得住”“安下心”。
為實現科普資源與城區科普教育發展的“雙向奔赴”,山東省科技館以打造“卓越科技館”為目標,發揮全省科技場館龍頭作用,探索全省科技館體系運行管理和資源共建共享機制,通過提供專業技術支撐、開展業務培訓指導等,為基層科技館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目前,全省科技館體系向特色化、品牌化發展邁進,不斷推動著科普資源向普惠化、均衡化發展。目前,全省16市開放運行的科技館共38家,其中省級科技館1家、市級15家、縣級22家,總建筑總面積54.7萬平方米;各級科技館持續完善管理運行機制,推動科普能力建設,不斷提高科普服務效能,每年累計接待觀眾600萬余人次,推動區域整體科教能力的大幅提升。
立足科普生態,一個個“圈”重重疊疊,讓科普資源觸手可及。一個個“圈”也共同勾連起充滿活力的“科普山東”。山東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夏慶剛表示,山東省科技館科學教育以激發科學興趣、啟迪科學觀念為要,在這里,可以在趣味互動中鍛煉科學思維,在體驗探究中培育科學精神,在享受知識盛宴中感悟世間萬象的真諦,在堅定強國使命中放飛科技創新的夢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