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4-09-25 08:52:09
原標題:燈塔之光(雜記)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燈塔之光(雜記)
來源:人民日報
比煙臺山更高的,是白色的燈塔。白色的燈塔,矗立在煙臺山山巔。在藍天白云之下,在瀲滟碧波之上,燈塔那么挺拔,那么雄健,筆直地指向天空。
當夕陽交出最后的余輝,躍入大海之后,煙臺山燈塔的紅帽子顯得格外亮眼。在黑夜來臨之前,它不動聲色地注視著這座城市和這片海。等到夜色降臨,燈塔亮起燈光,像一顆夜明珠,鑲嵌在綠樹掩映的山頂上。夜行的船只和海浪,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從容而柔和。這種安寧和美好,屬于煙臺之夜。
我們熟悉這樣的景象。作為煙臺城市的標志和名片,燈塔在我們心中,是一個精神象征。
我的家鄉山東煙臺,這座古老的海濱城市,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煙臺的名字里蘊含著“煙云繚繞,海濤不息”的意境。這一意境,來源于其歷史背景和地理位置。煙臺的命名與古代的軍事防御措施有關。據記載,1398年,官府在臨海北山設立狼煙墩臺(烽火臺),晝則升煙,夜則舉火,用來傳遞警報。后來,這座山就叫作煙臺山,煙臺也因此得名。
遙想當年,蔚藍色的大海上,煙波浩渺。一艘艘滿載貨物的船只,長風破浪,直掛云帆——航海英雄們一次次揚帆遠行,一次次落帆歸來,嘹亮的號子響徹云霄,威武而雄壯。對于那些常年在海上漂泊的漁民和水手來說,夜幕深沉,海面上只有星星點點的漁火,而燈塔的明燈,就像是家的庇護,給予他們撫慰。
對于那些身在異鄉、漂泊在外的游子來說,燈塔是鄉愁,是慰藉。想起故鄉夜空下的燈塔,就能感受到親人的惦念與呼喚。
煙臺燈塔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煙臺開埠之初。1858年8月22日,煙臺開埠,成為山東最早的通商口岸,也是中國北方最早開埠的城市之一。
建立港口,燈塔是標配。在從前缺乏導航設施、航海技術尚不發達的年月里,燈塔能為過往的船舶校正方向,指引迷途。1867年,東海關在崆峒島建成了煙臺第一座燈塔。1868年,東海關又在煙臺山的烽火臺上,建起了帶木柱屋頂的簡易燈樓和旗桿,用以指揮進出港口的船只,兼具天氣風信預報功能。1905年,煙臺山燈塔正式建成。彼時,崆峒島上的煙臺燈塔,則改稱崆峒島燈塔。從此,兩者共同守護著這片海域的平安與繁榮。
后來,煙臺山燈塔由于年久失修,照明度弱,在原址拆除重建。1988年投入使用的新燈塔,融合了中西方建筑藝術元素,基座堅實寬大,底部兩層采用古堡式建筑風格,主體為白色的石柱,線條簡潔大方。燈塔頂端裝有360度轉動的航標燈,直射距離可達30海里;并裝有先進精確的導航系統,集導航、海上交通指揮、觀光功能于一身。如今,隨著導航設備的普遍應用,燈塔已不再擔負主要的航標使命,但作為歷史文化遺產,旅游價值卻日益凸顯。巍然屹立的燈塔,平靜地接受了更多的身份和任務。
有燈塔,就有守塔人。一代又一代的守塔人,與燈塔日夜相處。他們在黑夜里點亮光明,把光明的信號傳遞出去。從這座燈塔發出的光,包含著堅守、責任和信念的意味,照亮了漫長的人生航線。
據崆峒島燈塔的守塔老人說,上世紀初,崆峒島燈塔用的是白熾燈。“傍晚時候,爬到塔頂去開燈,晚上就睡在塔里,夜間還得給燈上弦。”看守燈塔,要做好養護、檢修、航海觀察等日常工作。摸熟了,習慣了,并不覺得單調乏味。1955年,崆峒島燈塔曾使用乙炔氣光源,燈塔工得爬上鐵架,用火柴點燃。隨著科技的進步,后來開燈關燈,通過電子遙控就能實現,不需要人工爬上爬下。這么多年來,他們守望著潮起潮落,守望著日月星辰,守望著海上的每一個長夜,祈禱每一艘船和每一個人不在大海中迷失。“現在海上船只越來越大,事故卻越來越少。從木板船、機帆船、小型客輪到巨型貨輪、海上郵輪、快速游艇,海面上的航跡也越來越漂亮了。”這是讓守塔人感到欣慰的事情。
安徒生的童話《守塔人奧勒》,故事背景設在一座塔樓。守塔人奧勒是一位讀過很多書、知道許多事情并且去過很多地方的老人。他選擇守塔,是因為他想要過這樣的人生。這個工作,能讓他從一個新的高度來觀察天上、地上和人們的生活。他說:“從根本上說來,我們大家最終都要成為守塔人,從高處審視生活,審視萬事。”
假如生活是一座燈塔,那么我們身處光源的中心,都在發自己的光,守自己的塔。我們照亮了什么呢?
7月的一個下午,我再次來到煙臺山。蒼翠的煙臺山上,燈塔默然佇立。陽光透過云層,灑在燈塔上,金色的光芒與白色的塔身交匯,調制出明朗典雅的色調。
等待登塔的游人很多,也難怪,三面環海的煙臺山燈塔,是一個絕佳的觀景點,可俯瞰山、海、港、城的風光。排了很長時間的隊,終于輪到我了,乘電梯直達11層瞭望臺。站在燈塔里看世界,擁有與平時不一樣的視角。此時,海天向晚,都是藍灰色調,夕陽艷如熟橙,還未落下。港口忙忙碌碌,鷗鳥翱翔,作業的船只剪開白色的浪花,身后拖著裙裾般優美的軌跡;遠處的海島若隱若現,不時變換著形態,神秘如海市蜃樓;傍晚的城區,浸潤在脈脈余輝之中——星羅棋布的樓宇、縱橫交錯的街道、川流不息的車馬,像是這座城的脈搏,跳動著繁華的韻律。仙境煙臺的勃勃生機和獨特韻味,迅速地撲面而來。
腳下的煙臺山,山色蔥郁。時有古剎鐘聲泠泠、鳥鳴嚦嚦入耳。山間白墻紅瓦的冰心紀念館,在花草樹木的環抱中,猶如一朵靜靜綻放的玫瑰花,任斑駁的光影在身旁緩緩流轉。
那晚,我在煙臺山燈塔下流連許久。靜謐的燈塔之光,在海浪間跳躍,閃爍,與船上的燈火遙相呼應,與滿城的燈火融為一體。在時間之海中,在接近天空的高處,燈塔以及它所代表的生命與希望之光,被人間反復擦亮。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