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2024-09-24 09:03:09
原標題:下“硬功夫”優化“軟實力”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標題:下“硬功夫”優化“軟實力”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這對各地優化營商環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號工程”,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和扎實行動,不僅為本地企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也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投資者的目光,共同繪制了一幅生機勃勃、活力四射的經濟發展新畫卷。
為企業辦實事為市場增活力
“太快了!我們這個項目從拿地到開工真正做到了‘零時差’。”項目負責人李天兵告訴記者,得益于“霍林郭勒市投資項目承諾制實施意見(2.0版)”審批模式的實施,大幅縮短了審批手續辦理時間,讓項目提前一個半月開工。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早一天投產就意味著能早一天搶占商機,這一個半月時間,我們能多建設近2萬平方米廠房,固定資產投資增加至少2000萬元。”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是區域競爭的重要“軟實力”,也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通遼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來抓,精心策劃并啟動實施了一項為期三年的行動計劃,以一年為一個主題節點,從“突破年”的思想破冰,到“創新年”的改革破題,再到“爭優年”的擔當破局,每一步都見證了營商環境的升級與蛻變。
2024年,通遼市堅持創新突破導向,以誠信建設為主題,圍繞打造“宜商通遼、誠信通遼、數字通遼、暖心通遼”戰略目標,推行“無證明城市”“高效辦成一件事”“一表通辦”等10余項綜合改革, 大幅壓減了辦事材料、辦理時限和辦事環節,顯著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提高了辦事效率。這些措施不僅提升了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還吸引了更多企業和項目落地通遼,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筑巢引鳳來” 高質量項目落地頻
隨著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通遼市在招商引資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24年5月末,全市新簽約千萬元以上招商引資項目281個、簽約額1481.21億元,同比增長22.7%。其中,制造業領域產業鏈新簽約項目81個,總簽約額1171.08億元;綠色農牧業領域產業鏈新簽約項目63個,總簽約額137.85億元;服務業領域產業鏈新簽約項目27個,總簽約額22.1億元。這些高質量項目的成功引進和資金的及時到位,為通遼市的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好的營商環境是招商引資的最強吸引力,優質的服務是招商引資的最強競爭力。 通遼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服務項目建設,保障高質量發展,把項目落地作為第一標準,建立市級專班+旗縣級專班+項目管家的“1+1+1”服務模式,建立全市重大招商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全面開展重點項目建設“入企敲門”行動等,使簽約項目盡快投產,在談項目盡快落地。緊緊抓住國家設立蒙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有利契機,緊盯東北全面振興等重大戰略,研究吃透《國務院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等重大政策,推動“政策落地”工程,落實自治區“誠信建設工程”總要求,剛性推動57個項目實現招商政策兌現。
打造營商環境的“金名片”
“通遼產業特色鮮明、風光資源富集、區位優勢突出、營商環境良好,蒙東(通遼)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建設機遇無限、大有可為。”在蒙東(通遼)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項目建設座談會和國家大基地風場項目建設推進會上,山東龍馬控股集團董事長樊憲國“反客為主”,以“東家”的身份向與會企業家這樣推介通遼市。
企業家的心聲,反映了通遼市在優化營商環境領域的一系列舉措取得的實效。在自治區營商環境第三方評估的排名,實現了從2021年的第11位到2023年第4位的飛躍式增長。通遼市培育形成創新亮點236項,其中自治區級創新亮點88項,更有7項改革舉措獲得國家部委認可,榮膺“2023中國營商環境創新示范城市”稱號。這些榮譽進一步提升了通遼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吸引更多企業和項目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
營商環境不僅是企業繁榮興旺的基石,更是塑造區域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
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通遼市始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不斷深化改革、創新服務、強化保障,努力為企業打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從簡化審批流程、提高服務效率,到加強政策扶持、優化資源配置,再到完善法治保障、維護市場秩序,通遼在優化營商環境的道路上不斷邁出堅實步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