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4-09-24 09:03:09
原標題:山楂映紅致富路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山楂映紅致富路
來源:農民日報
山楂果園里,常年溜達著2000多只鵝,這里便是天津市薊州區下營鎮楠山御林家庭農場的生態種植園區。
“十一”前后,家庭農場種植的山楂就要成熟了。“紅山楂8~10元一斤,每斤30元的黃山楂早就預訂完了。”雖然管理著200多畝果園,負責人段雪林并不十分忙碌。園區被分成了33個模塊,通過物聯網連接,溫度、濕度、土壤情況、水肥情況……段雪林通過一部手機輕松搞定。
“鵝是種植園內除草的‘常工’。除了省心,農場最大的‘賣點’是綠色。”致富能手段雪林是土生土長的薊州區下營鎮段莊村人,他最了解下營下一步應該大力發展什么產業。“我們下營自然條件優越,土壤肥沃,植被茂密,為山楂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為了能把全鎮1656畝山楂種好,將每年產出來的3300噸山楂賣好,段雪林在自己的園區內“做實驗”。他所說的黃山楂,是2022年去山東考察時發現并引進的新品種,不僅保留了傳統山楂的優良特性,還在口感、營養價值及耐儲運性等方面有了顯著提升。同時,他還引入了標準化生產技術,確保了山楂從種植到采摘、加工的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按照標準執行,有效提升和保證了山楂的品質和產量。
近年來,得益于新品種和標準化生產技術的廣泛應用,山楂品質大幅提升,“下營山楂”獲評“津農精品”品牌,下營山楂產業也由此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吸引了山楂加工企業紛紛入駐下營鎮,形成了集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山楂產品種類也日益豐富,從傳統的山楂糕、山楂片擴展到凍干山楂、山楂酒、山楂飲料等多元化產品,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下營鎮政府鼓勵農民從事以山楂產業為主導的農業產業,野森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段亞宗便是其中之一。“靠山吃山,薊州這么好的山楂不能都爛在鎮里。”作為土生土長的薊州人,讓下營山楂走出大山是他的執念。
這幾年,段亞宗的凍干山楂加工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一車車凍干山楂源源不斷地從他的加工車間被運往山東、山西等地。
下營山楂究竟好在哪兒?“下營山楂加工制作的切片山楂,是同仁堂在天津唯一的供貨來源。”段亞宗最喜歡用事實說話。
“聚力培育‘津農精品’,跑出品牌強農加速度是下營鎮鄉村振興工作強有力的抓手。”下營鎮副鎮長王宏昆介紹,目前,全鎮山楂加工企業已發展至7家,年產值超過2.5億元,并有望持續增長。山楂產業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帶動周邊就業近200人,實現增收1000萬元左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