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2024-09-24 09:01:09
原標題:綿綿用力 夢想在田野間自由飛翔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綿綿用力 夢想在田野間自由飛翔
來源:中國婦女報
7閱讀提示
努日曼古麗·喀斯木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英吉沙縣色提力鄉坎特艾日克村的村民。在當地工作隊的守望相助下,她用15天考得無人機駕駛證,成為縣里100多名植保飛手中的第一個女飛手。她能吃苦、有想法,贏得了村民的信任,漸漸打開了市場,不但走上了致富路,而且讓夢想翱翔在天。從努日曼古麗的成長歷程中不難看出,民族團結的石榴之樹是新疆人權的根基,新質生產力為提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水平,進一步保障人權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 王向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所轄的英吉沙縣,地處塔里木盆地的西緣和昆侖山的北麓,是古絲綢之路的一個驛站。英吉沙縣人杰地靈,是著名的“小刀之鄉”和“色買提杏之鄉”,還是維吾爾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達瓦孜”(高空走鋼索)的故鄉。在該縣的色提力鄉,有一個名叫坎特艾日克的村莊。2023年起,該村村民努日曼古麗·喀斯木作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用無人機女性駕駛員,以其擁抱新質生產力的科技范兒,成為新疆廣播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臺和《新疆日報》《工人日報》等多家知名媒體的報道對象。為了解她的成長經歷,我們調研組一行采訪了她的家庭、村莊和相關部門,發現這是新疆各界綿綿用力、女性發展翱翔在天的故事。
女飛手的新質生產力
農用無人機和人們常見的航拍無人機一樣,其性質都是利用無線電遙控和自備程序來操縱的不載人飛機。當用于農林植物保護作業時,農用無人機通常配有可容納幾十升藥水的液罐,數百畝植被的噴藥僅用幾個小時即可完成。因其經濟高效、精準作業和生態友好等優點,農用無人機可稱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代表。
努日曼古麗現可以熟練操作農用無人機,灌水、配藥、設定飛行參數、起飛和噴灑等操作步驟。但僅僅一年前,努日曼古麗還屬于無人機的“技術小白”。那她如何得以成為擁抱新質生產力的女飛手呢?就其個性稟賦而言,要強和勤勞是她成功的起點。“我從小的性格,是每一件新鮮的事兒,我都會比較用心地學,必須出結果,不出結果我就不服氣。”努日曼古麗仔細鉆研無人機技術,打點定位、規劃圖像、設定劑量、調試路線和保養機器。學成后積極尋找客戶,自學短視頻制作,在村民們常用的社交媒體平臺上打廣告。
2007年,當地政府組織50多位年輕女性前往山東青島的一家服裝廠務工;2020年,當地政府又組織了13位村民集體去烏魯木齊的一個工廠務工。通過參加這兩次外出務工,努日曼古麗說:“看到了別人怎么生活,發現那里的發展速度特別快,覺得外邊的人特別勤勞,回來以后,我們鼓起勇氣學了一門技術,要創業就業”。這兩次外出務工也顯著增強了學習技術的熱情和能力。在烏魯木齊務工期間,她拿出兩個月的收入學習了汽車駕駛,并以四個科目均一次通過的優秀成績考取了駕照,成為村里為數不多的有正式駕照的司機。
作為守護傘的工作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向村莊派遣工作隊的制度開始于2014年。以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為宗旨,自治區黨委從當年起,累計在全疆各級機關抽調20萬名干部,覆蓋了全疆所有的村莊和重點社區。努日曼古麗所居住的坎特艾日克村,是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教育工委)的駐守村莊。
2023年年初,工作隊為村里買回農用無人機,努日曼古麗承包后,工作隊也開始了全過程的守望相助。首先,工作隊幫助努日曼古麗克服技術和語言雙重障礙。捧著無人機的說明書,工作隊天天琢磨,自己學會后再教給努日曼古麗。“一開始,不論是哪個村,農林植物保護作業的每一塊地,都是隊員和她一塊兒去的。因為她的語言表達并不流利,無人機的使用出現問題之后她和售后溝通存在障礙,所以隊員全程陪著,出了任何問題都是隊員和售后對接。”
其次,工作隊為努日曼古麗消除了各種后顧之憂。在為無人機購買保險、動員縣、鄉干部多方找活后,工作隊理解努日曼古麗的另一重顧慮:不知道無人機到底能帶來多少收入。為使她完全放心,工作隊承諾先為她保留為村委做飯的工作。
再次,工作隊并非保姆式幫助,而是以壓擔子的方式挖掘努日曼古麗的潛力。最終以簽三年合同、每年交納2萬元左右的租金、但同時送一塊價值7000元電池的方式,激勵努日曼古麗用較短時間把無人機生意做大做強。
努日曼古麗不負眾望。簽訂合同后,她很快就成為周圍村莊爭相聘用的女飛手,并欣喜地發現,除支付租金外,無人機每年可帶來約10萬元的收入。
作為助推器的托幼保障
努日曼古麗成長為女飛手,意味著她將承擔家內的無酬育兒勞動和家外的有酬勞動。丈夫雖然分擔著育兒任務,為年幼子女穿衣,送孩子去幼兒園或小學,但做飯洗衣和照顧子女等大量勞動,還是多由努日曼古麗承擔。正如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路線所示,為推動女性通過外出參加社會勞動獲得解放,就必須同時推進育兒和家務的社會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數年前即開始推廣的托幼服務,為像努日曼古麗一樣參加社會勞動的女性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伊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在全疆推行三年免費學前教育。到2017年時,南疆已率先實現了農村學前三年免費教育的全覆蓋,農村近80萬適齡兒童應入盡入。
對于努日曼古麗來說,托幼保障更是功不可沒。托幼為經營無人機業務提供了大量時間。努日曼古麗最小的孩子今年6歲,“早上9點半到幼兒園,晚上7點放學,中午不回來,就在那兒吃飯和休息”。因此,把孩子放到幼兒園之后,努日曼古麗整個白天均可投入無人機運營工作。而且全面免費的幼兒園,既為家庭節約大量經濟開支,還為孩子提供了普遍優于家里的營養水平和衛生設施。因此,村里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幼兒園的積極性非常高,他們非常放心”。幼兒園還提供國家通用語教育,為孩子們融入廣闊世界和現代生活掃除了語言障礙,并通過“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向父母們反哺,共同學習通用語。
新疆人權的根基、翅膀與提升
努日曼古麗的成長,正如援疆工作隊所說:“第一個是南疆,第二個是婦女,第三個是無人機,這三個詞如果結合到一塊兒,把事弄成了,對我們工作隊來說,這是從一個小切口做了一件大事情。”努日曼古麗后來在鄉、縣、新疆乃至全國的聞名,印證著工作隊的判斷:這是新質生產力扎根農村大地的故事,更是新疆女性幸福生活節節攀升的顯現。
幸福生活作為各族人民的最大人權,從努日曼古麗的成長歷程中不難看出,民族團結的石榴之樹是新疆人權的根基。這里的民族團結既包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下派工作隊與村民之間形成的區內團結,也包括19個省市通過對口支援與新疆各界形成的全國團結,更包括中央政府通過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和長期建疆形成的中華民族共同體這一根本性團結。正是民族團結的綿綿用力和久久為功,孕育了努日曼古麗這樣的石榴之花。
同時,新質生產力為提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水平,進一步保障人權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新質生產力作為生產力的最前沿發展,其宗旨是不斷提高人民的幸福生活水平,其實質是智能技術支持下的數字經濟與傳統經濟的結合,其路徑是打造能夠熟練掌握新型技術的海量人才。正是依靠農用無人機這一新型的智能生產工具,努日曼古麗全家和村莊的發展權得以顯著提升。
最后,新疆女性的發展伴隨民族團結和新質生產力的推進而不斷提升。努日曼古麗的經歷顯示,新疆女性的安居樂業植根于中央政府的運籌帷幄,援疆省市的傾情支持和駐村工作隊的守望相助,她們的生活水平則因無人機等新質生產力而得以躍遷。過去,努日曼古麗曾驚嘆于外面世界的美好。現在,她成長為女飛手的經歷證明在新疆的廣袤大地上,民族團結和新質生產力正在聯手打造令世人矚目的美好圖景!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