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
2024-09-16 09:11:09
原標題:絕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絕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來源:解放軍報
“九一八”,一個令中國人民刻骨銘心的國恥日。每年的這一天,全國許多城市會拉響防空警報,以告誡和啟迪人們:警鐘必須長鳴,警示必須牢記。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廣場巨大的臺歷形石碑上,時間凝固在1931年9月18日,碑文清晰地記錄著93年前這一天日軍的侵略行徑:“夜十時許,日軍自爆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攻占北大營,我東北軍將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國難降臨,人民奮起抗爭。”
“吾和你抬頭試望,東北何方?遼沈何鄉?白山黑水,是誰的封疆?三千萬同胞,強者何法抵抗?弱者更何忍而投降?”這一個個問號如同一把把錐刺,讓中國人痛徹心扉,也深刻警醒:落后就要挨打,軟弱就要挨打,分裂就要挨打,委曲求全求不來真安全,割肉飼虎換不來真和平。也正如一位國際友人的告誡:中國大害在弱之一字;國家譬之人身,人身一弱則百病來侵,一強則外邪不入。
“天大的房子,地大的炕。火是我們的生命,森林是我們的家鄉,野草和樹皮是我們的糧食,勝利呀永遠屬于我們……”空前的民族災難喚起了空前的民族覺醒。“戰則存,降則亡。”以九一八事變為開端,中華兒女不屈不撓、浴血奮戰,經過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抗日戰爭鐵一般地證明,沒有斗爭就沒有勝利,戰場打不贏,一切等于零。對于任何侵犯主權、破壞和平之舉,唯有堅定地挺身而出、敢于說不,主動迎戰、堅決斗爭,才能求得生路出路,才能贏得尊嚴尊重。
忘了昨天,就會迷失在明天。當今世界并不太平,戰爭陰霾還未散去,國際競爭的“叢林法則”仍然沒有改變,歷史遠沒有走到鑄劍為犁的階段。血與火的歷史,須臾不能忘記。我們聆聽和平的鐘聲,更要敲響催征的戰鼓,唱響“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的鏗鏘旋律,壯懷“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的滿腔熱血,厲兵秣馬、強軍備戰,絕不讓歷史悲劇重演,絕不讓民族屈辱重現。
“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就不可能有強大的祖國。”歷史教訓殷鑒不遠,它時刻警示我們:有備才能無患,能戰方能止戰。只有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時刻強化枕戈待旦的憂患意識,始終保持精武強能的戰備姿態,全面錘煉敢打必勝的過硬本領,才能以更強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作者單位:濰坊軍分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