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2024-09-13 10:19:09
原標題:慢病用藥管理還差“最后一厘米”
來源:健康報
原標題:慢病用藥管理還差“最后一厘米”
來源:健康報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藥學部副主任(主持工作)管燕在作會議致辭。姬歌 攝
日前,在“合理用藥·中國行動2024年度經驗交流大會”的慢病管理分會場上,與會專家圍繞藥學服務在慢病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展開討論。
追求藥物治療效用最大化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虞洪在發言中表示,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居民的疾病譜不斷發生變化,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病已成為影響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藥物是治療慢病的最重要手段。然而,患者藥品安全知識不足、合理用藥意識不強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慢病的自我管理。因此,提升慢病患者合理用藥意識的工作亟待加強。醫療機構應聚焦慢病管理的薄弱環節和關鍵點,進一步探索和建立運行監督、質量改進的長效措施。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主任趙志剛圍繞“藥品適老化研究與慢病管理中個體化用藥”作主旨報告。他認為,藥品說明書適老化改造尤其迫切。藥品生產廠家應盡快幫助老年人破解“看不到、看不清、看不懂”藥品說明書的困境。怎樣打通藥品使用指導的“最后一厘米”?在趙志剛看來,從微觀層面講,是讓百姓真正有藥可用、用得起藥、用對的藥、把藥用對;從宏觀層面講,是解決“政策一直走在路上、服務一直停在嘴上”的問題。
對此,趙志剛認為,醫療機構要組建由臨床醫生、臨床藥師、護士等多專業人員共同參與的多學科管理團隊,以患者為中心,運用標準化工具進行全面、個性化的用藥管理和指導;未來要借助智能化手段對老年人用藥進行管理,以提高老年人用藥的依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全病程覆蓋至關重要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藥事部主任兼藥劑科主任鄭英麗介紹了該院抗凝門診助力藥學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成功實踐。她介紹,醫院龐大的診療量給患者合理用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抗凝藥物作為高警示藥品,在血栓、心肌梗死及卒中等疾病治療中具有特別意義,使用不適宜的藥物可能會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
鄭英麗介紹,2014年11月,在藥劑科和危重癥中心的建議下,醫院開設了抗凝門診,開始對需要抗凝治療的患者(包括瓣膜病、房顫、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住院和門診患者)進行規范化全程管理。抗凝門診開設以來,患者用藥的依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大幅提高,醫療費用和醫生負擔顯著降低,抗凝門診的患者管理經驗也為開展基于臨床需求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方向和資源。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藥學部主任李亦蕾就全程化慢病管理分享了該院的經驗。李亦蕾介紹,根據國際期刊發表的有關多重慢病的研究可以得知,多重慢病研究的發展歷程可分為4個階段:一是關注到共病特征但未對其統一定義;二是關注到老年共病及慢病共病現象,發現了慢病、共病在老年群體中的高發表現;三是國內多重慢病研究快速發展,并已涉及影響因素、共病模式、多重用藥、生命質量、衰弱等領域;四是有關多重慢病的定義逐漸清晰,呈現出研究多元化趨勢。
李亦蕾表示,全程化慢病管理模式的意義在于為院內、院外患者提供全病程藥學監護管理服務,提高合理用藥水平,加強對藥品不良反應、用藥錯誤和藥害事件的監測;促進患者按照隨訪計劃規律回院治療,保證治療效果;藥師的專業價值得到更充分體現,有利于建立規范化防控體系,實現評估、預防、診療等自動化、智能化輔助決策;為醫藥護團隊協同管理提供支持,讓藥學服務更有效率,讓臨床治療團隊更全面。
借助科技手段完善治療閉環
湖南省人民醫院臨床藥學部主任楊志玲分享了“互聯網﹢”慢病管理的實踐經驗。楊志玲介紹,傳統的慢病管理模式具有局限性,一是我國慢病患者群體數量龐大,醫療資源有限,無法滿足大量慢病患者的需求;二是傳統管理模式難以實現患者的個性化治療和長期跟蹤管理;三是患者與醫生之間信息溝通不暢,可能導致誤診、漏診等情況發生。
而“互聯網﹢”慢病藥學管理模式能夠達到藥學服務同質、破壁、增效的效果。醫院可借助“互聯網﹢”搭建服務平臺,持續探索醫聯體內“互聯網﹢”慢病藥學管理同質化模式;通過“互聯網﹢”藥物治療管理,將“面對面﹢線上”藥學服務相結合,打破院內、院外壁壘,讓居家患者也能接受藥物治療管理;構建“互聯網﹢”智慧化管理體系,實現患者信息實時查看、一鍵管理,有效提高慢病管理效能。
會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周勇介紹了抗炎藥物的作用機制及治療手段,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藥學部副主任(主持工作)管燕,山東省煙臺毓璜頂醫院藥學部主任、醫務處副處長趙泉,上海市東方醫院藥學部主任馬雅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藥劑科主任藥師徐慧敏分別在會上主持了主旨報告、話題討論等環節。
在討論環節,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藥劑科主任鮑蕾蕾、山西省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溫紅萍、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藥學部主任董得時、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第一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陳毅芳就“如何開展藥學科普,提升醫患合理用藥意識”及“‘互聯網﹢’助力居家藥學服務的醫療機構實踐體會”等話題展開討論。
(謝文博 整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