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4-09-11 11:07:09
原標題:教師節 | 跟著孔子游山東,出發!
來源:文旅山東
原標題:教師節 | 跟著孔子游山東,出發!
來源:文旅山東
師如燈塔 山海同明
今天是9月10日教師節
相約好客山東
讓我們一起跟著孔子游山東
謹以至誠 敬謝師恩
在齊魯山水間尋訪圣人足跡
赴一場儒風之約
△《孔子燕居像》圖軸 明 孔子博物館藏
濟寧·曲阜
曲阜三孔景區,由孔廟、孔府、孔林三部分組成,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的圣地。
△孔廟大成殿
△孔廟杏壇
孔廟,又稱“至圣廟”,是我國歷代王朝祭祀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壯麗、金碧輝煌,極具東方特色,被譽為“天下第一廟”。現有孔子故宅、孔宅故井、魯壁、先師手植檜等遺跡,杏壇則是孔子開設私學的紀念性建筑。
△孔府大門
孔府,又稱“衍圣公府”,位于孔廟的東側,是孔子嫡系后裔世代居住的府第,由歷代帝王不斷加封、修建,最終形成了官衙與內宅合一的典型建筑,被譽為“天下第一家”。
△孔林、孔子墓
組圖來源:曲阜三孔景區
孔林,又稱“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后裔的墓地,是我國規模龐大、持續年代久遠、保存完整的一處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園林,也被稱為“天下第一林”。
北距孔廟4公里處,一座融合了孔廟大成殿和漢唐風格的現代建筑拔地而起,這就是展示孔子生平、思想以及孔氏后裔生活的孔子博物館。
孔子博物館的藏品主要來源于孔府舊藏,是“三孔”(孔府、孔廟、孔林)文化遺產的延伸,館藏豐富,擁有各類館藏文物70萬件,聞名于世的藏品包括“商周十供”、戰國黃玉馬、三圣像以及明代以來的30萬件孔子世家文書檔案、宋代以來4萬多冊古籍圖書、8000多件明清衣冠服飾等。
△組圖來源:孔子博物館
孔子博物館基本陳列為《大哉孔子》展,展廳面積1.1萬平方米。展覽分為孔子的時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孔子與中華文明、孔子與世界文明和詩禮傳家六大部分。
△尼山 楊國慶攝
尼山,位于今曲阜市東南約三十公里處,為孔子的誕生地。
△尼山書院
尼山書院是曲阜四大書院之一,其前身是宋慶歷三年在廟內設立的講堂、學舍,至元代與洙泗書院齊名。
△夫子洞
夫子洞,又名坤靈洞,天然石室,位于尼山孔廟東南崖下,傳為孔子誕生處,洞中有天然石床,洞前立“夫子洞”石碑。
△尼山圣境孔子像
如今,尼山圣境作為“新三孔”代表之一,已成為體驗明禮生活、領略儒家文化的絕佳目的地,吸引著越來越多海內外賓朋紛至沓來。巍峨肅穆的大學堂,72米高的孔子像,視聽盛宴《金聲玉振》,圣水湖畔的光影水秀……來到這里跨越千年,與圣賢對話,聆聽夫子的智慧之音。
△尼山圣境金聲玉振演出、光影水秀
組圖來源:尼山圣境
洙泗書院位于山東曲阜城東北4公里的泗河南岸,根據資料記述,洙泗書院就是孔子晚年講學的地方,后成為紀念和祭祀孔子的場所,為中國書院之祖。
△洙泗書院
洙泗書院因書院南臨洙水,北近泗河,故以“洙泗”命名。據《續修曲阜縣志》卷四記載:“(孔子)乃與群弟子講道于洙泗之間,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現在的洙泗書院為一古代建筑群,坐北朝南,紅墻環繞,前后三進院落,分中、東、西三路,整座建筑掩映在一片蒼松翠柏叢林之中。
△洙泗書院
濟寧·嘉祥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舞臺中央一幅長卷緩緩展開,來自漢代的《孔子見老子》拓片,徐徐出現在世界面前。這張拓片的原石如今安靜的佇立在濟寧嘉祥的武氏祠西廊。
△清《金石索》木刻摹本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又名武氏祠,位于嘉祥縣紙紡鎮武翟山村北,始建于東漢桓、靈時期,全石結構,石刻畫像內容豐富、雕制精巧。畫像石《孔子見老子》,是《史記》所載孔子入周問禮的實物例證。
濟寧·泗水
△泉林泉群風景區
泉林泉群風景區位于濟寧泗水縣泉林鎮陪尾山下,因名泉薈萃、泉多如林而得名。據清縣志記載,泉林有“名泉七十二,大泉數十,小泉多如牛毛”。
△泉林泉群景區“子在川上處” 來源:濟寧文旅
眾多的先賢圣哲、文人騷客、帝王將相都曾在這里留下足跡。早在春秋時期,孔夫子即在此發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之感嘆。乾隆曾親自手定“泉林八景”,其中之一就是“子在川”,并親自書寫“子在川上處”。
△孔子問老子欄板畫像石
出泗水縣城,東南24公里處,泉林的西北端,跨泗河之上的卞橋,其欄板雕刻形象逼真,造型生動。欄板畫像石其一就有“孔子問老子”。
淄博·臨淄
△齊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總平面圖
孔子聞韶處位于臨淄齊國故城大城南部,今臨淄區齊都鎮韶院村。相傳,當年孔子在齊國都城臨淄欣賞并研習韶樂,就在此處。因齊《韶》所表現的仁政理念與孔子的政治思想相合,故孔子曾發出齊《韶》“盡善盡美”的贊嘆。《論語述而》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聞韶處
今孔子聞韶處,為韶院村東一處古色古香的小院落,是上世紀80年代重建的一個紀念性遺址景點。院內的“孔子聞韶處”碑,立于1912年。
泰安·泰山
《泰山志》記載:“泰山勝跡,孔子稱首。”泰山上有瞻魯臺、孔子小天下處、孔子登臨處、孔子廟等與孔子相關的名勝古跡。
△泰山瞻魯臺 攝影:解九江
泰山位于魯國的邊境,孔子出生地尼山也是泰山的支脈之一。孔子本人也認為泰山是魯國的‘國山’,他所刪訂的《詩經·魯頌》就講明‘泰山巖巖,魯邦所瞻’。”如今,岱頂就有瞻魯臺等與魯國有關的勝跡。
泰山孔子廟位于岱頂,始建于明。大殿正間祀孔子,左右分祀孟子、曾子、顏子、子思等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廟是中國海拔最高的祭孔場所。
孔子登臨處石坊 來源:文旅泰安
孔子登臨處石坊位于泰山南麓紅門宮前,全石構建,四柱三門式。額板上橫列“孔子登臨處”,兩側有對聯“素王獨步傳千古,圣主遙臨慶萬年”。
“孔子小天下處”碑 攝影:張琨
岱頂太平峰南側原有乾坤亭,因康熙皇帝題額“普照乾坤”而得名,內有“孔子小天下處”碑。乾坤亭毀于清末民初,孔子小天下處碑重樹、移立于太平頂東北角處。今天,置身此處,縱目海天,感孔子之胸襟,浩然之氣油然而生。
一朝沐杏雨,終生念師恩
穿越千年時光
變的是三千繁華
不變的是尊師重教的禮節
今天
我們循著圣人的足跡敬謝師恩
愿人生所歷的每一位師者
桃李天下,喜樂安康
[ 責編:王宏澤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