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稅務報
2024-09-10 18:51:09
原標題:我曾是大山里一名特崗教師
來源:中國稅務報
原標題:我曾是大山里一名特崗教師
來源:中國稅務報
山嶺連綿,林木繁茂,我到地處廣西大王嶺自然保護區深處的龍停村工作已經整一年。去年9月,我接過上一任駐村第一書記的接力棒,成為百色市右江區稅務部門派駐龍停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鄉村工作對我來說并不陌生,進入稅務部門之前,我曾在云南的大山深處工作過3年,那時我是一名特崗教師。
團石路給我上了第一課
2014年6月,我大學畢業后報考國家“特崗計劃”,成為一名光榮的特崗教師。“特崗計劃”是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的簡稱,每年招考選聘高校畢業生到中西部貧困縣農村學校任教。
兩個月后,我告別父母,經過15個小時的車程,和幾位同事一起來到云南省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大朝山東鎮。景東彝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處橫斷山脈南端。初到縣城,一位本地同事說,學校所在的大朝山東鎮離縣城很遠,我們去的路上,還有一段有名的團石路。
“什么是團石路?”我雖然是云南人,卻是第一次聽說這種路。“明天你就能親身體會了。”同事笑著回答。從縣城前往大朝山東鎮的班車一天只有三趟,我們到縣城時錯過了當天的末班車,只好在縣城住一晚。
第二天一早,我們搭乘第一趟班車出發。看著車窗外的景色,我滿懷欣喜與憧憬。汽車行駛在平整的柏油路上,我想,難道柏油路在本地叫團石路?大概2個小時后,我終于見到了團石路——這是一種在泥巴路上用不規則的石頭一塊塊鋪起來的公路。
我感到很震撼,在險峻的大山中,需要多么大的毅力才能修出這樣的路。后來,我常把自己當時的體會分享給學生們:“祖輩們花費這么大的心血,修建了團石路,他們是多么希望你們去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啊。”
一路顛簸,班車終于到達大朝山東鎮,不用別人介紹,我一眼就看到了學校。那是鎮里最好的一棟樓,雖然不高,但是粉紅的墻壁在陽光下格外耀眼。
剛開始支教那段日子,我常想,這里真美啊,美得就像世外桃源一樣。但隨著時間推移,我漸漸感受到這里艱苦條件帶來的不便:鎮里經常停電,最長一次停了5天,連手機信號都沒有;從鎮里到縣城要坐十幾個小時的車。受限于交通條件,我們很少出去,有一個學期我甚至都沒離開過學校。
傳授知識,共同成長
按照安排,我負責教初三年級四個班的化學,同時擔任初三4班的班主任。從學生到老師的轉變,讓我很忐忑,我經常跑去聽老教師的課,在網上搜索優秀教師的示范課。通過學習,我終于“半圓滿”地完成了第一堂課。之所以說“半圓滿”,是因為我當時心里特別緊張,竟然忘記布置課后作業。
在擔任特崗教師的3年里,我連續當了兩年班主任。由于上學路途遙遠,學校所有學生都是住校生,我的宿舍離學生宿舍很近,所以學生有時候需要感冒藥或生活用品,都來找我。久而久之,就拉近了我與同學們的距離。
3年的相處,與其說我教會了學生很多知識,不如說是我們互相陪伴和共同成長。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勞動。周五下午是學校組織的勞動課,每到春天,我們會帶學生到學校后山茶園采茶,這方面我是“小白”,在學生們指導下,我慢慢學會了摘茶、制茶和曬茶。
2017年,特崗教師服務期限到期后,我離開講臺,考入百色市右江區國稅局,成為一名稅務干部。可能因為當過老師的緣故,我很快適應了新崗位。在辦稅服務廳房產交易崗工作時,我發現來辦業務的納稅人大多對稅務知識了解不多,我耐心向他們講解不動產交易中涉及的各項稅收規定,獲得了大家的認可和肯定。
白駒過隙,我離開大朝山東鎮已有7年,但有時夜深人靜,我腦海中還會浮現出學校的粉紅墻壁、孩子們純真的笑臉,還會回想起我備課的一個個夜晚,這些都將成為激勵我繼續前行的不竭動力。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百色市右江區稅務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