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4-09-10 18:51:09
原標題:濱州色彩:古色長風 皓首少年
來源:濱州宣傳
原標題:濱州色彩:古色長風 皓首少年
來源:濱州宣傳
清晨,黛溪湖和長白山,在水色氤氳中聯袂捧出恭迎曙光的湖山畫卷。
穿越歷史的重重霧靄,八千余年前,就在這片山前沖積平原,勇敢開拓的先民跋涉至此,留下了最早濱州人生息繁衍的圖景。文明曙光從這里撕開洪荒的天幕,由南部山區往北部沿海次第鋪展,照亮了“渤海之濱”的廣闊舞臺,開啟了文化傳承發展的恢弘史詩。
八千多年的歷史景深、燦若繁星的先賢名士、根深葉茂的學術思想、鮮明厚重的文化符號……一代又一代的接力深耕、薪火相傳,臨海之地已幻化為一方人文沃土。
這里,弦歌浩蕩、文明潮涌;這里,繁花搖曳、一路芬芳。那沁潤到城市經絡的古色,已成為今天濱州面向未來最深沉、最富韻味的色彩,積淀出一座城市源于文化的雄渾底氣和自信力量。
古圣先賢鑄青史
人類文化發展的關鍵時刻,濱州赫然在線。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間,東西方涌現出了一批影響深遠的偉大思想家——老子、孔子、釋迦牟尼、亞里士多德……他們提出了塑造不同文化傳統的思想原則,共同構筑起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
兵圣孫子
作為這一時代的重要人物,春秋時齊國樂安(今山東濱州惠民)人孫子,被譽為“兵家至圣”,所著《孫子兵法》一書,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著名的兵學典范之書。直到今天,“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不戰而屈人之兵”“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上下同欲者勝”等源自《孫子兵法》的經典名句,仍以極強的文化穿透力跨越文化的藩籬而享譽世界,并在軍事領域以外得到拓展應用。
展子虔畫作《游春圖》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一批思想家、政治家、藝術家、科學家等名士先賢在這里誕生或長期在這里生活,汲取濱州文化沃土的充沛滋養,在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自成風景。
——秦漢之際的經學大師伏生,在始皇焚書的年代冒險藏《書》并在漢初授《書》,《尚書》這一重要經典才流傳至今,也正是因為有了無數“伏生”,才有華夏文明的歷久彌馨;
——魏晉時期數學家劉徽撰寫《九章算術注》,全面證明了《九章算術》中的公式、解法,提出了一系列創見,奠定了中國古代數學的理論基礎,完成了中國古代數學理論體系的構建;
——我國現存最早的獨幅卷軸山水畫《游春圖》作者、隋代畫家展子虔突破前人、勇于創新,創立了青綠山水的創作形式,為后世山水畫創作提供了“源此青綠”的美學濫觴;
——宋代名相范仲淹在鄒平接受了系統完整的儒學教育,為成年后開創北宋改革風氣打下了堅實知識基礎。他提出和倡導的“先憂后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表現出博大的胸襟膽略,在后世備受推崇;
——清代金石收藏家和考古學家吳式芬為封泥正名,所著《封泥考略》成為古封泥研究史上的開創之作,對研究秦漢時期的官制、地理及篆刻藝術都有重要價值……
西漢文學家東方朔、北魏時期建筑大師蔣少游、“世界鴿子研究的真正開創者”張萬鐘、咸豐帝師杜受田、清代良吏游百川等共同成就了濱州群星閃耀的歷史星河,釋放著綿恒悠遠的智慧能量。
徜徉于濱州的歷史文化,我們會被往圣智者的智慧成果所深深折服。行走在今天的濱州大地,到處都是建設品質濱州創新實踐的智慧風景,這是2500余年來對注入這一基因的孫子智慧的深邃回響,又是開啟未來濱州發展新局的強大力量。
古跡名勝復登臨
悅享古色濱州,有賴于書卷的品讀,也要依憑腳步的行走。大路朝天,恣意馳騁,來一次穿古越今的旅行。
華北平原,坦蕩如砥,在無棣縣城北30公里處出現了微微的隆起——碣石山。名為山,但海拔僅63.4米,這也絲毫影響不了他在人文地理上的分量。碣石山曾吸引大禹、秦始皇、漢武帝、曹操等帝王梟雄駐蹕登臨而名揚天下。相傳,這里是大禹治水開始的地方,秦始皇疑有天子之氣而東游至此,漢武帝泰山封禪后也東巡海上來到此地。曹操東征烏桓經過碣石山,登高壯賦《觀滄?!?,留下了“東臨碣石,以觀滄?!钡牟恍嘣娖?。如今,離碣石山不遠的古家村,以“禹貢碣石山·人間桃花源”為主題每年舉辦桃花節,芳菲四月,千畝桃園變身千畝花田,山清水秀,柳綠桃紅,吸引大量游客賞花游園。昔日帝王登臨的碣石山,今日人民歡樂的桃花源。不禁令人感慨,“往事越千年”,驀然回首,已“換了人間”。
杜受田故居
如果是全家出行,推薦拜訪位于濱城區的相國第——杜受田故居?!耙蛔偶艺?,明清兩朝史。”在這座明清建筑里,五百年間,杜家走出了12位進士、5位翰林,久有“書香官宦門第,進士多人之家”之盛譽。杜受田官至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推動杜氏家族達到鼎盛。杜氏家族之所以能打破“盛不過三代”的常俗、歷數百年而不衰,其根源就是杜氏文化。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杜受田的父親杜堮著成杜氏家族的教育專著——《述訓》,提倡“學優則仕,不優則不仕,優亦不必仕也”“官可以不做,書不可不讀”“不患無位,患所以立”等先進理念,解開了杜氏家族基業長青的密碼,值得每個家庭從中汲取治家經驗。杜受田故居二期已經開工,杜家良好的家風家教將得到更好的展示,一代書香門第繼續為今天的家庭教育提供極佳范例。
看一百年的濱州,要到惠民縣的魏氏莊園。這是清代布政司理問、武定府同知魏肇慶的私人宅邸,也是目前發現的中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堡式民居,建于清光緒十六年至十九年(公元1890年至1893年)。恰逢亂世,動蕩不安,匪患不斷,莊園位置又常受黃河決口之害,魏肇慶苦思冥想,重金打造了這座防范嚴密、具備防御功能的住宅。莊園將城垣和民居融為一體,城垣墻體內壁四周有幾個拱券型壁龕,內有上下兩層對外射擊孔,城墻東南角和西北角建有兩個半突出墻體的圓形炮樓,各分上中下三層,每層均砌有射擊孔,可根據不同距離的射擊目標發揮不同作用。身處和平年代,再次走近莊園,仍能體會到主人為解決基本的安全問題而煞費苦心的努力,也讓我們更加珍惜當下的安寧,更加懂得國家強大和社會安定的重要。
無棣古城
登山臨水、博古鑒今;行之所致,皆有可訪。在惠民,還能體驗孫子兵法城、孫武不夜城、武圣園等孫子文化主題園區和武定府衙;無棣古城詮釋什么是“山海古邑儒風無棣”,吳式芬故居也位于古城里;南越黃河,到鄒平看醴泉寺,范仲淹在此苦讀3年,后成大業,已是“范公故里”代表性景點。最晚在明代,就有“濱州八景”之說,聽名字就美得醉人:秦臺曉霧、榆林晚照、渤海望潮、清河橫帶、蓮池夜月、古井琉璃、砂亭雨霽、兔嶺浮波;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既有古之氣韻又有今之時尚的景觀加入打卡地名單,推動著濱州古景的擴容。這些大地上的遺產,與山的剛健、河的奔騰、海的遼闊融為一體,展示著鑲嵌在山河海之間的智慧和風骨。
古風雅韻永流傳
古色濱州,既有文韜武略,又有頗具生活品味的煙火人間,為今天留下了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F在,全市10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52項省級項目、214項市級項目在精心的傳承中生生不息,煥發時代風采。
民以食為天。在濱州美食中不乏非遺“菜單”,流露出一方水土煙火的氣息。鍋子餅,初創于清末的濱城,兩層薄餅,卷上新鮮的餡料,簡單烹飪就能讓人大快朵頤,這是鍋子餅的能耐?;菝裎杭捏H肉色味鮮美、濃香四溢,清同治帝時已進入皇宮御膳房,三四十種菜品的全驢宴更是一絕。始于明朝的武定府醬菜,曾多次向朝廷進貢,贏得了呈貢小菜的美稱……2023年,“濱州宴”成功出圈,四果盤、四點心、四味碟、六涼菜、十熱菜及兩道飯菜、兩道面點,名師大廚博采眾長,用智慧的頭腦和勤勞的雙手,炮制出今天“濱州味道·香飄世界”的味蕾傳奇。
呂劇《墻頭記》
戲曲和曲藝記錄著古人的快樂。“聽見墜琴響,餅子烀到門框上”,流傳一百多年的博興呂劇令人癡迷;“一日能看千臺戲”,惠民胡集書會邀您共赴一場八百年不散的曲藝盛會;傳承三百年的沾化漁鼓戲,憑借《今夕何夕》《煮?!返葎∧繉ⅰ耙徊啃蜃呷珖钡墓适轮v述下去。
漁鼓戲《今夕何夕》
董永和七仙女的愛情故事在這里千古流傳,也為這座城市抹上了源于漢代的浪漫色彩。今年,濱州與湖北省孝感市因董永傳說而結緣,締結友好城市。一項共同文化遺產,兩地同心接力守護,多個領域拓展合作,在新時代合力延續那份令人神往的情深繾綣。
舌尖上的味道、戲文里的神采、戀人耳邊的呢喃……都是古色濱州的所在。那些記錄著古人生活狀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濱州得到系統性的保護和傳承,以無形的韻致在新的歷史中流傳、致遠。
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濱州市委書記宋永祥提出,要站在厚植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品牌的高度,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濱州歷史文化遺產,切實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增創品質濱州建設新優勢。
在濱州,正在上演著一場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雙向奔赴”。
開放濱州
——孫子奇正思想。濱州堅持改革創新,全面深化產教融合型、實業創新型“雙型”城市建設,加速構建“五院十校N基地”科創格局,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3.72%,連續三年位居山東省第1位。今年上半年,濱州5項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山東省第1位,13項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山東省前5位。
——劉徽數學思想。濱州成立劉徽數學研究會,設立劉徽數據科學技術獎,創辦“劉徽公益基金”,讓劉徽數學思想深度融入濱州發展。濱州順應數字化、智能化大潮,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培育了高端鋁業、精細化工、智能紡織、食品加工、畜牧水產五大千億級優勢產業集群;53項產品產量或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第1位、15項位居全球第1位。
——范公憂樂思想。濱州堅持坐到群眾炕頭、想到群眾心頭、干到群眾點頭,扎實辦好各項民生事業,社保、醫保、低保水平穩居全省前列。樹牢“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的理念,打造一流的“濱周到”服務品牌,深入實施成就企業家夢想行動,濱州成為創新創業創造的沃土。
……
古風雅韻,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最美濱州篇章的生動實踐中開出燦爛的花、結出豐碩的果;古色濱州,在傳承發展中再次走進春天。
正所謂:
一城風雅八千載,文韻綿延送遠香
古色新雅放異彩,依舊翩翩少年郎
(以下文章來源于魯濱迅 ,作者隆連堂 閆旭寧)
[ 責編:王蕾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