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4-09-10 18:01:09
原標題:補上養老護理人才缺口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補上養老護理人才缺口
來源:經濟日報
近日,全國多地舉辦養老護理職業技能競賽,既考核專業技能,也考察愛心耐心,集中展示養老護理員的精湛技能和精神風貌,為銀發經濟增添了一道道亮麗風景線。
目前,我國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60歲及以上人口接近3億人,其中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人。養老護理業發展空間廣、意義大,既是擴大就業容量和激發消費潛能的朝陽產業,也關乎廣大老年群體幸福。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持續推出了系列政策舉措,對養老護理業發展給予大力支持,成效逐漸顯現。同時也要看到,當前該行業還存在一些堵點需要打通。讓養老護理更快發展、更有溫度,有賴于多方協作、群策群力。
行業發展,離不開專業化人才。相關研究顯示,我國對養老護理員的需求規模在600萬名以上,但目前從業人員只有50多萬名。養老護理人才短缺的狀況凸顯,多樣化的市場需求也對從業者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破解這些難題,推進職業教育、開展大規模技能培訓、舉辦職業技能競賽無疑是重要抓手,發展區域勞務協作、強化激勵機制、完善職業標準等也不可或缺。
在這些方面,不少地方進行了有益探索。例如,山東省對設立養老服務專業的院校給予高額補助,全省設立相關專業的院校數量居全國首位;又如,山西省打造“呂梁山護工”勞務品牌,服務范圍覆蓋10多個省份;再如,上海市近日發布并啟用了3個養老從業人員培訓標準,聚焦陪診、安寧療護和居家護理中的重點難點……這些實踐,有助于推動更多高素質人才進入養老護理業,補上行業短板。
值得注意的是,社會上對養老護理業還存有一些偏見,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行業健康發展。如今養老護理員的薪酬不斷提高,對相關從業者來說,除了物質激勵外,正向評價同樣重要。有調查顯示,大部分從業者認為,養老護理工作有獲得感,因為老人在自己的照料幫助下感受到了溫暖,生活狀態變好了,雙方也形成了更強的情感聯結。不過,仍有不少人覺得養老護理是“臟活兒、累活兒”,因而不愿從事;有些亟需護理的老人擔心被人“指指點點”,因而不愿被護理。這就需要進一步健全養老護理人才評價機制,有針對性地加強社會引導。對于養老護理的社會認同度越高,進入這個行業的人才越多,行業發展得越好,受益的老年人及其家庭也就越多。
建立多層次的養老護理服務體系是一個系統工程,補上專業人才短板也要久久為功。接下來,仍需多措并舉,通過薪酬激勵、制度保障、標準引領、社會認同等方式,進一步夯實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的基礎。
(中國經濟網供稿)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