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4-09-10 17:59:09
原標題:聽科技與文物修復對話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原標題:聽科技與文物修復對話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郭俊鋒
近日,來自山東萊蕪職業技術學院的大二學生盧志勇,來到期待已久的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這里正在舉辦“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與金沙”展覽。展出文物的相關信息都被他詳細地記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為接下來的文物修復實操練習作準備。
盧志勇所在的萊蕪職業技術學院文物修復專業,在全國職業院校中率先開展了文物數字化教學研究,高標準建設了文物數字化實訓室,同學們在實訓室能接觸到最前沿的文物數字化技術。
走進實訓室,只見指導老師魯雪斌和張坤正在使用三維掃描技術對一件殘缺的青銅鼎進行掃描,對待修補的部分進行三維建模。
通過設置收縮率參數、放大模型尺寸等具體步驟,他們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蠟模,再用傳統的文物修復方法進行焊接修復和“修舊”操作,殘缺的青銅鼎很快就被還原了所有的表面細節,歷史瑰寶的原本模樣得以顯現。
該院文物與藝術系主任王金玲介紹,文物修復課程涵蓋了各種文物的修復技術,包括文物鑒賞、文物信息采集、文物考古技術、文物分析檢測等。在課程的學習中,學生要學會如何鑒定文物的真偽、年代、價值,同時,要熟練掌握三維激光掃描儀等高科技數字技術裝備在文物修復和考古中的應用。“根據真實的工作場景,我們將學生的培養過程放到未來的工作環境當中,實踐課時量占專業總課時的50%以上。”王金玲說。
該院畢業生常經宇介紹,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和大數據技術,可以對文物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揭示文物背后所承載的歷史信息,為文物保護提供更加精準、高效、便捷的手段。科技的力量讓這些文化瑰寶得以重煥生機與活力。
《光明日報》(2024年09月04日 12版)
[ 責編:丁玉冰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