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4-09-01 14:10:09
原標題:山東省榮成市東楮島村:百年漁村 詩意棲居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山東省榮成市東楮島村:百年漁村 詩意棲居
來源:光明日報
【走進美麗鄉村】
盛夏時節,駕車沿山東威海的千里山海線向南行駛,到達桑溝灣南端,從馬沙線一路向東,直到陸地的邊緣,便能見到中國最美的漁村之一——榮成市東楮島村。這里三面環海,聽得見濤聲拍岸,看得見日出日落,承載著漁家風情。
這座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的小村莊,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自古以來,東楮島上長滿了楮樹,為島內居民遮風避陽、保持水土,東楮島也因此得名。東楮島為陸聯島,曾流傳著“七里沙灘八里崖,不帶干糧回不來”的俗語,1966年修通連接島外的公路。
東楮島村有10公里長的海岸線、5公里長的優質沙灘,環島分布著北崩石、寧津人石島、石礫子、老鄉石、石沿子、白石島等大大小小的島礁,峭巖怪礁,千姿百態、美不勝收,形成了海、島、灣、礁、石、灘的海洋組合景觀。
在東楮島村,最具特色的便是連片而成的海草房了。《榮成縣志》曾有記載:“邑中罕見瓦房,砌以石,覆以茅,苫以海帶,僅蔽風雨,而內外之辨較然”。海草房以石為墻,海草為頂,堆尖如垛,屋頂質感蓬松,是膠東沿海地區極具地方風格的代表性生態民居。目前,東楮島村是膠東地區海草房保留最完整的村莊。
“俺們村里最古老的海草房始建于清朝順治年間,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村內現有海草房144戶650間,總建筑面積約9065平方米,其中百年以上的海草房有83戶442間。”東楮島村村干部王海燕如數家珍。
東楮島村的海草房坐北朝南,房屋建設隨坡就勢,自東向西拓展開來,主要由三合院、四合院等多種院落組合形式構成。作為村莊發展的見證者,它承載了世代居民的生活印記,見證了村莊的變遷和歷史。
“俺家的房子就是一代代傳下來的,已經有200多年了,俺對象的爺爺就在這里長大。海草房最大的優勢是冬暖夏涼,百年不腐。”說罷,王海燕帶記者走進她家的海草房,門外“祖屋民宿”的牌子顯示著它的歷史,院內清新雅致,透著獨有的寧靜與愜意。
20世紀80年代后,為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東楮島村停止了海草房建設。村莊形成橫平豎直的“網狀”街巷空間,凸顯了鮮明的地域性、時代性和鄉土氣息。踏過青石小巷,撲面而來的是海草房民居中蘊含的源遠流長的漁家文化;穿過連山胡同,清新滋潤的空氣里彌漫著浩渺大海的氣息……東楮島村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范例,是膠東半島詩意棲居的注腳。
2007年,東楮島村獲評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此后,榮成市開展了一系列村莊保護與修繕工作,主要包括海草房保護修繕、村莊環境改造與美化、市政基礎設施改造與提升等。
隨著保護和利用的深入,東楮島村先后獲評中國傳統村落、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生態文化村、中國最美古村落等稱號,這個寧靜、古樸的小漁村迎來了眾多慕名而來的游客和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海上觀光、趕海垂釣……一批參與性強的旅游項目先后開展起來,豐富了這個傳統村落的內涵。在東楮島村,游客可以親自上陣,體驗捕撈、海上垂釣,還能品嘗原汁原味的時令海鮮。坐在船上,還可以伸手觸碰到飛翔的海鷗,感受大海的饋贈和自然的奧妙。
深入挖掘和豐富村莊的歷史文化價值,讓東楮島村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勝地。村民們也陸續對海草房進行修復整理,經營起民宿,不少青壯年也回來了。
90后畢明偉2019年返鄉后,將自家海草房打造成“星辰大海”主題民宿,不久便成了一房難求的“網紅”民宿。“我把輪船、漁網等海洋元素融入民宿,讓游客既能感受漁家文化的剛毅之態,也能體驗碧海金沙的秀麗之美,很受游客歡迎。”
從海草房出來,已臨近傍晚。穿過東楮島村,沿著海岸線悠閑漫步,習習海風拂面,夕陽下的村莊如夢似幻。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便是人們追尋的詩與遠方吧!
(本報記者 宋喜群 馮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