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8日訊 今日出版的《經濟日報》在第八版以《走進特色產業之都-山東鄒平鋁業“輕盈起舞”》為題刊文,聚焦一塊鋁在這里的“七十二變”。文中稱,有“中國鋁都”之稱的濱州鄒平市,目前鋁深加工能力超過600萬噸,集群企業突破110家,營收超過10億元的骨干企業達到13家,規上企業達79家,2023年全市高端鋁產業集群營業收入超2500億元。今年1月份至7月份,高端鋁產業集群營收達到1575億元,中高端鋁制品占比達到76%!
以下是報道全文↓
航空航天的高端零部件、高鐵的車體、以鋁代木的櫥柜家具、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外殼、厚度僅為0.006毫米的電池箔……近日,記者走進有“中國鋁都”之稱的山東濱州鄒平市,近距離感受一塊鋁在這里實現了“七十二變”。
材料應用輕量化
“車身僅為156公斤,較傳統鋼車身減重約40%。”在位于鄒平市經開區魏橋宏奧汽車輕量化科技有限公司全車身總成車間,黃色智能機械有條不紊地揮動著“手臂”,一輛輛輕量化小物流車身不斷下線。該公司副總監李曙光告訴記者,當這些輕量化車身搭載于純電動車型上,將有效提升3%到5%續航里程;搭載于燃油車型上,每百公里油耗可降低約0.6升,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減少1350克,鋁材回收率高達95%,真正實現了環保節能。
前不久,魏橋創業集團“汽車輕量化用高強韌高服役6XXX鋁合金關鍵制備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鑒定,項目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6系鋁合金綜合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這些新材料可以代替高強鋼,也能代替現有的鋁合金材料,實現減重20%以上。換算到汽車端,可增加新能源汽車行駛里程20%,電池成本降低20%。而對于商用車來說意義更大——可以增加載重20%,減少行駛費用近10%。”主導材料研究的魏橋輕量化研究院院長張海說,這些新材料經過小試、中試、臺架試驗階段,已經被北汽福田等車企應用。
“基地以提供安全、節能、環保的汽車輕量化產品為發展方向,致力于打造全產業鏈的綠色生態,被納入山東省‘十四五’規劃,力爭成為國內最強、世界領先的汽車輕量化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魏橋輕量化基地總經理劉剛說。
“中國鋁業看山東,山東鋁業看鄒平。經過20多年的發展,鄒平鋁產業逐步形成鋁土礦、電解鋁、氧化鋁,包括鋁型材、鋁深加工、再生鋁比較完善的鋁產業鏈條。”鄒平市工信局局長劉海源介紹,目前,鄒平市鋁深加工能力超過600萬噸,集群企業突破110家,營收超過10億元的骨干企業達到13家,規上企業達79家,2023年全市高端鋁產業集群營業收入超2500億元。今年1月份至7月份,高端鋁產業集群營收達到1575億元,中高端鋁制品占比達到76%。
生產過程綠色化
在魏橋創業集團旗下的宏拓實業有限公司鋁業公司智慧鋁電解未來工廠,一臺臺巨大的600KA電解槽整齊地排列著,安靜的車間里聞不到煙氣味道,看不見漂浮的粉塵。如果不是看到電解槽內“跳動”的鋁液,真會讓人以為沒有開機生產。
“600KA鋁電解生產線研發應用的‘鋁電解一體化銅炭復合陰極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于2023年通過了專家評審,該項技術耗時7年時間研發,以其節能、降碳、環保的特性,被業內譽為目前全球鋁電解領域一項全新的迭代技術。”宏拓實業有限公司鋁業公司第一分公司總經理王昌說,該項核心技術成果納入山東省重大科技成果庫,作為具有重大突破性成果在全省推介。目前,鄒平市涉鋁企業中,已擁有3家國家級綠色工廠、4家省級綠色工廠、3家市級綠色工廠。
在鄒平創新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舊輪轂、廢舊易拉罐、廢棄汽車發動機等鋁制“廢材”經過初篩、撕碎、磁選等處理后,被裝載機投放到雙室熔化爐中進入“熔煉”工藝,經高溫焙燒、精煉、配料,完成廢鋁“浴火重生”,再生鋁成為下游鋁加工環節的原料。
“這是鄒平打造全國最大再生鋁生產基地的核心項目,能充分利用固廢資源,實現再生鋁的保級升級使用,與傳統電解鋁相比更加節能。”該公司總經理助理李明壯說,再生鋁的能耗和排放分別僅為電解鋁的2.9%、2.1%,每生產1噸再生鋁可以節約鋁土礦5噸、石灰石1.2噸、水資源22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噸。
車間外,一座數十米高的銀色煙囪引人注目,“這是我們建成的煙塵處理設備,通過管道連接生產爐,對生產中產生的廢氣進行處理,污染物排放降為原鋁的5%,產生的高溫煙氣還能通過回收進行余熱發電,真正實現了把生產資源‘吃干榨凈’的循環利用,是全國碳排放最低的再生鋁項目”。李明壯說。
鄒平市充分發揮魏橋創業集團、創新集團等龍頭企業作用,成功簽約落地17個再生鋁項目,以再生鋁為鄒平新質生產力發展開拓出了新路徑。
圍繞產品綠色化,鄒平致力于產業鏈條延伸和產品附加值提升。成立于2017年的魏橋鋁深加工產業園已成為鄒平高端鋁業項目的集聚區。“通過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園區成功招引了眾多鋁精深加工企業落戶,園區的鋁產業鏈日漸完善,集群效應日益突出。”鄒平市魏橋鋁深加工產業園管理辦公室主任,鋁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房軍說,目前,園區已入駐企業80家,全園每年鋁深加工能力已經突破180萬噸,是山東省規模最大、產出最高、產品種類最全的鋁精深加工特色產業園區。
科技創新多元化
拿起一塊拳頭大小的金屬鋁放進水中,鋁塊卻一直漂浮在水面上。在山東宏和輕量化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副總經理程健展示著金屬鋁的“輕功”。
“這是我們生產的第二代泡沫鋁技術產品,密度不足水的一半,遇火不輕易熔化,具有防火特性,700℃下可保持25分鐘不熔化,壓縮強度卻是碳鋼的5倍。”程健說,在強制對流條件下,通孔泡沫鋁孔洞相互連通,散熱性能好,可廣泛應用于建筑裝飾、電子通信、交通運輸等領域。第二代高性能泡沫鋁采用變壓發泡技術,實現泡沫鋁孔徑的精確控制及泡沫鋁構件的直接成型。
如今,鄒平鋁產業的高速發展吸引了20多名國內外頂級專家和200多位核心研發人員齊聚這里,他們與國內多所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共建研發基地、工程技術中心,涉及領域涵蓋材料研發、工藝研發、零部件設計和整車設計等多個領域。一批批跑在細分領域前列的“領頭羊”涉鋁產業也正在集聚崛起。山東創新金屬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研發費用超1億元,發起或參與制定了18項國家標準,多項產品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科技創新是引領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產業創新是提升縣域經濟競爭力的關鍵載體,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濱州市副市長、鄒平市委書記呂明濤表示,全市將進一步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以汽車零部件、整車制備、軌道交通、鋁基新材料等研發生產為重點,深化全球戰略合作,促進產學研聯合,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鋁新材料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