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2024-08-27 11:22:08
原標題:推動“數”盡其用 護航全民健康
來源:健康報
原標題:推動“數”盡其用 護航全民健康
來源:健康報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 肖月 邱英鵬 游茂
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 趙佳鈺 虎山清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藥衛生管理學院 秦佳璇
近年來,我國出臺多項利好政策,推動數字健康與數字醫療快速發展。目前,國家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基本建成,醫療健康大數據全國總體戰略布局逐步落實,遠程醫療服務體系逐步健全。但我國數字醫療仍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應用場景有待拓展,數字健康建設存在地區差異。
受限于技術發展和管理等原因,數字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仍存在政策規劃不足、數據共享困難、核心技術創新不足、數據隱私存在安全問題等。未來仍需加強數字戰略統籌規劃及數字健康前沿技術研發,推動數字健康技術落地應用,重視醫療健康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完善數字治理,推動數字健康產業升級,進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數字醫療 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數字健康旨在通過數字技術與醫療健康的結合,促進個人健康的監測、治療和管理。數字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有助于提升醫療健康效能、增進公眾福祉、推動公共衛生治理現代化、促進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2010年之前,我國數字健康發展處于萌芽期,醫療信息化建設隨著門戶網站、搜索引擎等業態的發展開始受到重視。2010年之后,遠程醫療開始快速發展,醫藥電商管理逐漸規范化,互聯網醫療問診模式開始落地并推廣。隨著數字技術不斷發展,2015—2019年,人工智能(AI)、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興起并被廣泛應用,“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新模式不斷涌現,互聯網醫院快速發展,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出臺多項利好政策。2020年至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技術創新等加速了數字醫療的發展,國家政策支持力度也持續加大。
當前,我國正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積極探索數字健康新范式。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醫療數字化轉型成為大趨勢,近年來,我國數字醫療規模不斷增長。目前,國家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基本建成,醫療健康大數據全國總體戰略布局逐步落實,遠程醫療服務體系逐步健全。公立醫院已逐步接入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并依托平臺,實現不同醫療機構間診療信息共享。根據醫療健康大數據應用發展的“1﹢5﹢X”總體規劃,我國分別確定江蘇省南京市、常州市,福建省福州市、廈門市,貴州省貴陽市,山東省濟南市,安徽省合肥市,為東、南、西、北、中部五大醫療健康大數據中心試點省市,分別承擔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區域中心、應用發展中心和產業園建設等國家試點工程任務。
數字醫療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涵蓋了健康監測及管理、遠程醫療、電子病歷和醫院信息系統、健康教育、醫學和科學研究、藥物管理和用藥指導等多個方面。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數字醫療的應用領域還在不斷擴展。
當前,我國數字健康事業面臨以下問題:醫療健康數據共享困難、數字健康核心技術創新不足、落地應用場景有待拓展、醫療健康數據安全亟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國家層面數字健康體系尚未形成等。
研發關鍵技術 制定戰略規劃
未來,推動我國數字健康事業發展,需要在以下七方面下功夫。
深入研究并建立統一的醫療數據標準。推進中國醫學名詞體系建設,促進醫療機構采用標準化的數據格式和編碼,便于數據交換和共享。由于不同醫療機構使用的信息系統各異,需要解決技術兼容性問題,進一步加大技術標準的推廣力度,拓展信息交換平臺,促進數字健康各業態聯動融合,形成數字健康完整產業鏈和生態系統。提升醫療行業對醫療健康數據背后蘊含的宏觀價值的認知。規范醫療健康數據生態的利益分配機制。加快建設指導行業利益分配的相關制度——數據產權制度、數據要素流通規則和交易制度等。
研發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健康關鍵技術。深化醫護人員與技術人員之間的交叉合作,促進技術的融合創新。在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實驗室、創新團隊和支撐平臺方面,向數字健康領域交叉項目傾斜。加大硬件和設備方面的支持力度,為醫療領域提供大規模的云服務資源及更多算力和存儲支持。加強技術效果和技術衛生經濟學的評估,如綜合考慮醫保支出情況等。
加強醫學AI和區塊鏈等前沿技術的試點應用。規范引導各級醫療機構在醫學影像輔助診斷、臨床輔助決策支持、公共衛生智能管理等領域開展試點應用。依托醫療健康大數據和基于機器學習的AI技術轉化應用,組織研發服務于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患者的智能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助力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效率和水平。圍繞數據互聯互通、有序溯源、安全管理,研究創新區塊鏈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場景,鼓勵醫療衛生機構探索區塊鏈技術在醫療聯合體、電子處方、身份識別、電子健康檔案、藥品追溯、醫療保障等方面的應用。
重視醫療健康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國家層面有必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設立專門的監管機構進行安全審計和監測,重視數據安全團體標準制定并推動相關研究,涵蓋數據加密、訪問控制、身份驗證、漏洞管理等方面。對數據采集、傳輸、存儲、處理、交換、銷毀等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各環節進行管理,建立多部門多領域密切配合、統一歸口的數據共享機制。
加強我國數字健康戰略實施的頂層設計。完善數字健康服務供給策略,規劃數字健康產業布局,建立健康服務與產業的監管治理機制,針對數字健康產業各環節開展系統的監管與治理,在數據生成、數據共享、數據質量和準確性、政策優先順序、AI技術、數據引用倫理原則等方面制定全面的監管制度。提升數字健康不同主體之間的協同治理能力。鼓勵醫療機構、科研院所、企業等協同創新,加強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的組織協調,共同打造數字健康良好發展的生態體系。
加強數字健康產業的支持和引導。資本的有序介入和長久供給對于推動數字健康產業穩定發展和突破創新至關重要。要引導市場主體增強投入信心,多措并舉增加資本供給,激發創新研發活力。加大國家科技計劃統籌力度,引導社會資本持續加大在數字診療、智能裝備、健康和老年人群照護數字化等領域的創新研發投入。
持續加大數字健康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加強全民健康信息一體化建設,提高國家、省、市、縣四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互聯互通水平。加強科學數據中心建設,為發揮科學數據中心在科技創新鏈條中的作用提供持續穩定的資源保障。大力建設覆蓋醫聯體、醫共體區域內的信息基礎設施,提高診療設備的物聯接入能力和覆蓋水平,推進數字孿生應用。與此同時,布局數字健康基礎設施和運行空間,搭建起聯通多部門信息系統的網絡樞紐,構建多類型、多途徑、數據采集利用的運行機制,形成衛生健康領域的AI算力樞紐和生物醫學計算高地,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提升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的支撐能力。完善公共衛生服務信息化體系,提升慢性病、傳染病信息化管理水平,構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聯動機制。
(本報記者 甘貝貝 整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