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
2023-05-24 09:29:05
原標題:“三問”問出新境界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三問”問出新境界
來源:解放軍報
威海離職干部休養所舉行“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發儀式時,文職人員高杰(左)陪同老干部入場。(資料圖片)于 淼攝
“新修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為建設高素質新型文職人員隊伍提供了制度保障,堅定了我扎根部隊、建功軍營的信心,我要以更加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參與到國防和軍隊建設中去。”初夏,在山東省軍區威海軍分區組織的文職人員政策制度宣講會上,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唯有熱愛方抵歲月漫長,唯有熱愛方能初心不改。一路走來,從國防生到“比武標兵”,從機關參謀到文職干事,從“橄欖綠”到“孔雀藍”,雖然身份變了、崗位變了,但曾經縈繞在心頭的那三個問題,我都作出了堅定回答。
一問:若以安逸計,何必披征衣?
“教師有寒暑假,以后能有更多時間照顧家人……”那年,得知我取得優異的高考成績,父親興奮地為我規劃著同他一樣的教書育人之路。但從小就有從軍報國志的我,堅定說出了內心的想法:“我要參軍入伍!”
全家人霎時愣住了。“這個成績可以有更多選擇……”父親說。
“我知道軍人意味著責任,意味著奉獻,意味著義無反顧,意味著勇往直前。我已經準備好了。”見我態度堅決,全家人同意了我的想法。最終,我如愿成為一名國防生。
畢業后初入軍營,我迎來了第一個挑戰。那年,上級組織某課目骨干集訓比武,我第一時間報名參加。
雖然取得名次有難度,但有挑戰才更有動力。集訓的2個多月時間里,我反復練習課目,手上的老繭磨了一層又一層。有一次用力過猛,手掌被武器扎傷,縫了好幾針,但我一刻也不敢松懈,堅持完成所有訓練。最終,我獲得省軍區第一的好成績。得知我被表彰為“比武標兵”,戰友們都很欽佩,我奮勇爭先的勁頭更足了。
不久后,在組織關懷下,我被選調到機關。無論是負責干部工作、群聯工作,還是宣傳工作,我事事堅持高標準,全身心投入,力爭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曾有朋友問我:“有必要這么拼嗎?”我堅定回答:“如果怕苦怕累、貪圖安逸,何必穿這身軍裝呢!”
二問:但有報軍心,何慮哪身衣?
幾年前,國防動員系統調整改革大幕開啟。那時,我剛組建家庭,工作也漸入正軌。面對轉改去留,我站在了軍旅生涯的“十字路口”。
“超編干部可以轉業,或者轉改為文職人員。”得知消息的那晚,我在辦公室坐了一整夜,一遍遍地看著軍裝上的姓名牌、資歷章和軍銜。
在南昌進行崗前任職培訓,奔赴某深山完成山火撲救任務,在機關辦公室挑燈夜戰學習參謀業務……深情回眸,軍旅生涯的一幕幕場景,再次浮現在我的腦海中。這身軍裝已“長”在身上、融入血脈,真要脫下來,我心中有萬般不舍。
是轉業,還是換身制服在強軍路上繼續奔跑?“雖然服裝顏色變了,但初心不能變。文職人員不穿軍裝仍姓‘軍’,我要繼續留在部隊,扎扎實實干一輩子。”雖然有過激烈思想斗爭,但遞交轉改申請書那一刻,我沒有絲毫猶豫。
2019年,我轉改到威海離職干部休養所。本以為有過機關工作經歷的我,勝任干休所干事崗位一定不在話下,可現實卻給了我個下馬威——
工作不久,一位老阿姨找我咨詢:“我的地方工資定期增資了,這個月的部隊補貼需要核減一下。”當時還未完全熟悉工作的我一時不知如何作答。此時,電話鈴聲又響起:“今天的報紙少了一份……”
基層工作無小事。我一邊請身旁戰友幫忙解答老阿姨的問題,一邊快速跑向報箱拿報紙。回到辦公室,我感慨萬千:這個“千條線過一根針”的崗位既要熟知政策法規,更要有溫度、講質效。
我深知,我又一次站在了新起點上。
三問:只為軍旅夢,何計苦累賬?
認真學習政策法規;不斷總結完善工作流程;詳細制訂老干部健康檔案;對每名老干部的基礎疾病、生活習慣等做到“一口清”;利用走訪等時機,傾聽老干部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需求,積極主動幫難解困……面對從未接觸過的工作任務,我邊學習、邊調研、邊實踐,認真聽取戰友、老干部的意見建議,很快勝任了崗位。
2021年,上級組織老干部紅色資源挖掘整理工作。為了盡可能完整詳實記錄老干部紅色事跡,我每天到老干部家中采訪調研,身上的衣服經常濕了干、干了又濕,錯過飯點是常有的事。
所里建設榮譽室,需要展陳100余位入所安置的老首長的紅色事跡。為如期完成工作,我連續加班熬夜收集匯總信息,逐人核驗校對,確保不出差錯。在布展施工環節,我連續多日“泡”在現場,緊盯施工質量不敢有絲毫懈怠。其間,我還高標準完成了10萬余字、1600余幅圖片、120余部視頻素材的校對整理工作。最終,榮譽室順利通過驗收,得到上級肯定,有多家兄弟單位專程前來參觀學習。
去年底,組織安排我負責宣傳工作。工作伊始,我給自己定下“四不”目標:思考不斷、學習不止、筆耕不輟、腳步不停。
為感知最新熱點資訊,我每天睜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瀏覽新聞,有針對性地挖掘相關素材;為彌補攝影攝像短板,我購買多本教材,注重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思考;寫作思路不清,我就向其他記者編輯虛心請教,從中獲取靈感和啟發……就這樣,靠著不怕苦累、不服輸的勁頭,如今我已在各類媒體上發表稿件數十篇。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未來工作難免會遇到許多壓力和困難,但我堅信,唯有練就擔當的寬肩膀、成事的真本領,不斷錘煉意志品質,立起心中的風帆,才能在奮斗強軍的征程上行穩致遠。
(于安豐整理)
制 圖:高祖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