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3-05-18 12:58:05
原標題:聊城:塑強“信義東昌府”品牌 推動美德和信用融合建設新路徑
來源:文明山東
原標題:聊城:塑強“信義東昌府”品牌 推動美德和信用融合建設新路徑
來源:文明山東
聊城市東昌府區作為“美德山東和信用山東建設”省級試點區,創新性地將彰顯“大義、公義、道義”的慈善捐助、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志愿服務等良好道德行為,納入到社會信用評價體系,秉承“約束自我、提升自我、奉獻社會、服務他人”的價值理念,構建起“覆蓋各村居、融入各行業、全民共參與”的格局,塑強“信義東昌府”品牌,力爭成為聊城市美德和信用融合建設發展的“尖子生”。
一、“齊統籌”構建“大布局”
圍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筑道德文明新高地,塑造東昌府良好形象”這一核心要義,出臺《東昌府區關于統籌推進美德和信用建設融合發展的實施方案》《東昌府區統籌推進美德和信用建設融合發展工作協調機制》《東昌府區社會成員信義管理辦法(試行)》《東昌府區城鄉居民信義管理辦法(試行)》4個文件,明確了美德信用融合建設“五進”內容及信用體系管理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和賦分等級。區級層面成立社會信義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美德信用融合建設工作協調小組,在區直部門、鎮(街道)、行政新村(社區)成立社會信義體系建設評審議事會310個,明確信息管理員、采集員1500余人,建立“領導小組、評審議事會、管理員、采集員”四級聯動的工作機制。建設的區信義信息平臺,同步上線網站、小程序、信用報告查詢一體機,實現了平臺與市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數據互聯互通、實時共享。
二、“軟約束”變成“硬抓手”
東昌府區各行政新村(社區)組建了“美德信義+志愿服務”隊伍,廣泛發動群眾參與文明城市創建、群眾滿意度、人居環境整治、新時代文明實踐、模范典型選樹等工作,將群眾的正面道德行為及違反村規民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等負面行為,全部納入到社會信用評價體系,通過建立誠信檔案,實行清單式賦分、積分制管理,并在各村(社區)建立信義積分“紅黃榜”,定期公示守信和失信行為。比如:閆寺街道隋莊村2014年利用土地增減掛項目整村拆遷,實現村民全體“上樓”,在沒有物業公司管理的情況下,隋莊村以信義積分管理為抓手,通過開辟積分菜園、成立“小蜜蜂”志愿服務隊、建設“信義小院”等方式,實現了小區管理由“整治”到“自治”的轉變,引領了美德文明的新風尚。除區級層面統籌推進的“規定動作”和“固有指標”之外,各鎮(街道)指導村(社區)在深入挖掘各自歷史文化特色基礎上,增加5條自選指標納入信用評價體系,形成了“一鎮街一品牌”特色,比如:侯營鎮是革命老區鎮,紅色資源豐富,該鎮將參與紅色宣講、參與“好媳婦、好婆婆”評選、化解鄰里糾紛以及發揮“紅街坊”作用等指標納入信用評價體系,實現了紅色血脈、信義基因和美德傳承的融合。
三、“新場景”激發“新活力”
東昌府區在推進美德信用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堅持“有德者有得”的正面激勵原則,出臺了“信易批”“信易行”“信易購”“信易游”“信易醫”“信易惠”六項惠民便企激勵政策,在行政審批、交通出行、購物優惠、項目扶持等方面對積分等級高的個人和市場主體實施聯合激勵措施,使“信易+”在多個場景中兌現落實,營造“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良好信用生態。各鎮(街道)采取自建、聯建方式建設信義超市、誠信驛站、幸福食堂等惠民利民場所297處;結合轄區特色、產業優勢,聯合企業商戶組建6處“信義商戶聯盟”,創新打造信義集市、流動信義超市、共享工具屋等惠民場景,為信義積分高的居民提供積分兌換、購物打折、工具出借等服務,讓“信義有價”真正走進百姓生活。
四、“數字化”引領“提質效”
為提升社會信義體系建設工作質效,東昌府區以數字化轉型為切入點,構建起覆蓋全區的信義信息平臺,同步上線小程序、網站、信用報告一體機,形成平臺、網站、應用端“三位一體”的信息服務體系,市民在微信小程序“信義東昌府”實名注冊,即可查詢本人和市場主體信用信息。部分村(社區)、街區的居民和商戶有專屬的“信義二維碼”,通過微信一掃就能得知信義等級和具體守信失信情況,方便后續的分類服務管理。目前,東昌府區信義信息平臺開設部門信息采集賬號915個,定期歸集紀委監委、公安、法院、稅務、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等32個主要職能部門的獎懲信息,動態歸集志愿服務、表彰獎勵、捐款捐物、社會公益等信息;同時,平臺將全區11.2萬個體工商戶、5.6萬家企業等市場主體納入管理,在農業、綜合執法、交通、司法、家政等重點行業,推行信用監管信息評價標準,提高了行政監管效能。
[ 責編:王宏澤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