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2023-04-26 11:00:04
原標題:AI賦能精準放療 市場滲透率有望提高
來源:中國證券報
原標題:AI賦能精準放療 市場滲透率有望提高
來源:中國證券報
● 本報記者 倪銘
隨著ChatGPT的火爆,AI在放療領域的應用再次成為產業關注焦點。日前,在首屆放療創新大會上,聯影醫療攜手多家醫院成立放療高質量發展聯盟。與會專家表示,放療質量參差不齊、人才稀缺等是亟待解決的問題,AI在放療領域的應用可以協助靶區勾畫、自動化分割圖像,提高治療的同質化和可及性。
AI賦能一體化診療
據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副院長孫穎介紹,2021年,醫院鼻咽癌患者從預約放療到真正實施治療平均需要18.3天,而現在通過AI技術的應用,平均時間縮短至26分鐘,且治療計劃的一次通過率達87%。聯影醫療提供的診療一體化治療機以及后臺數據庫讓工作流程變短,同時治療范圍更加精確,降低了對正常組織的傷害。
“我們把人工智能和物理師做的治療計劃拿去給醫生打分,結果基本打平了。”孫穎表示。
上述設備系聯影醫療uRT-linac 506c,是一款診斷級CT引導的一體化放療加速器產品。具體工作流程是:首先,由放射治療模擬機對病灶進行定位和勾畫,臨床醫生據此設計治療方案;其次,由治療計劃系統軟件根據治療方案生成治療計劃;最后,由醫用直線加速器系統執行治療計劃。上述治療計劃以及病患相關信息則由腫瘤信息管理系統記錄和管理。
作為高端醫療設備龍頭股,聯影醫療產品線覆蓋磁共振成像系統(MR)、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系統(CT)、放射治療系統(RT)等。
聯影醫療放療事業部總裁倪成在會上表示,隨著放療創新技術的快速演進,未來發展包括三個方向:精準化、智能化以及可視化。這些方向的達成都要基于腫瘤大數據平臺的打造。對于基層醫院如何保證同質化的問題,聯影醫療將搭建遠程智慧云平臺,讓頂級專家的智慧下沉到縣級醫院。聯影醫療的目標是將ART(自適應)和AIO(一站式)放療治療平均時間做到15分鐘內。
聯影集團董事長薛敏表示,未來,將圍繞AI、云平臺、大數據等前沿科技,共同推動多模態精準放療、智能放療、云放療等創新技術的研發和臨床應用,進而提升我國放療學科學術影響力及社會影響力。
解決“卡脖子”難題
聯影醫療高級副總裁、首席品牌官俞曄珩表示,放療高質量發展聯盟成立將以五大關鍵行動為支撐,其中首要的就是聯合攻關“卡脖子”和“臨門一腳”技術,實現全面自主可控,加速新產品、新技術攻關和產業轉化。
放療物理人才的稀缺以及基層放療質量良莠不齊也是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對此,俞曄珩表示,將通過多中心合作,推動規范與標準制定,提升診療同質化水平;聯合推廣云端放療遠程協同,加快推進分級診療;聯合開展放療醫師與物理師培訓,全面提升人員數量與質量。此外,聯影醫療將提供源代碼級別的開放性平臺,攜手專家、合作伙伴們深度共創。
市場空間可期
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于金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目前國內醫院的高端放療設備仍以進口為主,但隨著國產設備技術層面的快速追趕、原進口設備使用周期的更迭以及病人增多、需求擴大,留給國產設備的市場空間可期。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放療裝備與技術分會秘書長、北京協和醫院醫學工程處處長邱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放療設備是大型設備里國產與進口差距最大的一塊,國產占比不到20%,因為它是對技術要求集成度最高的。
據悉,近期,由聯影醫療牽頭的“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診療裝備與生物醫用材料”重點專項——光子計數能譜CT研發、磁共振引導的放療直線加速器系統研發及臨床驗證項目正式啟動。其中,磁共振引導的放療直線加速器系統能夠解決傳統圖像引導加速器系統缺乏有效的軟組織影像引導問題,這一直是業界追求的目標。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放療已逐漸成為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適用范圍廣泛,發展前景良好。當下我國僅有約20%的腫瘤患者接受放療,每百萬人口的放療設備數約3臺,放療滲透率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華創證券認為,未來隨著放療設備的普及,下沉市場醫療資源將逐步補缺,放療服務市場規模有望由2019年的405億元提升至2025年的809億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