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4-25 09:46:04
原標題:京劇《東方大港》致敬時代楷模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京劇《東方大港》致敬時代楷模
來源:中國文化報
嘉 納
“中國工人中國港,傲然矗立在東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4月12日,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指導,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演藝集團聯合出品,青島市京劇院演出的京劇《東方大港》在北京亮相“新時代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
該劇以嚴謹扎實的劇本創作、匠心獨具的導演呈現、細膩動人的演員表演、富有時代感的音樂唱腔以及大氣恢弘的舞美燈光,深深打動了現場觀眾。
為集中力量打造新時代文藝精品,《東方大港》匯集了強勁的主創陣容。國家京劇院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王勇擔任編劇,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教授、“新時代杰出導演”盧昂任總導演,知名戲曲音樂家朱紹玉擔任作曲,張建峰、王艷兩位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以及知名裘派花臉王越擔綱主演,青島市京劇院中青年領軍人才劉佳、蘇旭、白入夙、王馨儀等參與其中。
源于真實的藝術愈加打動人心。《東方大港》取材于真人真事,講述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智能港總設計師張連鋼及其“連鋼創新團隊”自主創造世界奇跡——智能無人全自動化碼頭的坎坷歷程。該劇以張連鋼的敘述構思、推進情節,勾勒出戲劇沖突和場面動作,以靈動、細膩、高遠的視角回溯中國海港建設的百年歷史與風云變化。
為更好地把握時代精神、反映生活本質,主創團隊經過3年多醞釀,收集整理了大量素材,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據青島市京劇院院長鞏發藝介紹,自2020年下半年起,主創團隊先后多次赴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作業現場采風,深入實地體驗生活,與許振超、張連鋼及“連鋼創新團隊”核心成員交流談心。劇本不斷打磨、數易其稿,為后期的劇目創作打下了堅實可靠的基礎。
▲京劇《東方大港》劇照 青島市京劇院供圖
《東方大港》以京劇藝術的程式化、寫意性、虛擬性為根本,繼承京劇本體,融入生活化、時代性特色,在生活化體驗、程式化表現、戲劇性表達之間,探索出一條符合當下審美和時代要求又不失京劇本體的舞臺范式。
該劇的舞臺背景現代、開放且極具工業感,但舞臺主要場景依然以一桌二椅為主,給演員足夠的表演空間。從劇目開篇的拉船、與海浪搏斗等一系列場景,到表現人物焦急情緒的圓場等,都是在戲劇規定情境及舞臺特定環境下,充分運用京劇的程式和技巧來表現和塑造人物,守傳統精髓,出時代新意。為更好地體現劇目的現代感,讓觀眾快速進入劇情,《東方大港》在多處使用幕后伴唱形式,渲染舞臺氣氛,襯托演員唱腔,突出人物情緒,推動劇情發展。
如何既能保持京劇寫意簡約的特性,又能體現出科技感、智能化的新時代海港風貌?多媒體在《東方大港》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無論是連鋼團隊進行測算、驗證的場景,還是集裝箱在舞臺上的三維立體呈現,在科技的加持下,京劇舞臺美術展現了更多的可能性。
《東方大港》的音樂創作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勇于創新,以期營造濃郁的現代意味,為觀眾帶來具有“當下感”的音樂體驗。觀眾在劇中既能領略京劇唱腔之美,也能聽到柔情的小合唱、大氣磅礴的大交響以及科技感十足的電子音樂。
如何用音樂表現智能化?朱紹玉大膽運用了“電音+戲曲+交響”的模式,大量使用以交響樂鋪底,融入“電音”的音樂創作手法。為更貼合當代觀眾的審美需求,音樂中還使用了鋼琴、大提琴、小提琴的獨奏以及通俗女聲小伴唱來展現當代生活中柔美的一面。
劇中,每一幕開頭都有一首兼有現代風格的歌曲,配合著劇情在青島港、阿姆斯特丹、張家廚房不斷轉換。鞏發藝介紹:“開場引用了一段京劇《海港》里的唱段,這也是我們在采風過程中得到的靈感。許振超告訴我們,他是聽著‘大吊車’長大的,對這個唱段有一種特別的感覺,‘作為海港人,一聽到這首歌我就熱血沸騰’,所以才有了現在的設計。通過唱段喚起回憶,讓現代京劇跟《東方大港》的港口故事有更好的傳承和銜接,觀眾看了也感到非常舒服。”至于在幕間加入現代化的音樂和歌曲,也是當下京劇創新的表現,“現在很多京劇會用和聲和伴唱,終究是為戲服務。我們的和聲里還有一點戲曲的元素,讓戲迷接受而且朗朗上口,會覺得這出戲與眾不同。”
此次亮相展演,《東方大港》劇組驕傲又激動。“青島市京劇院用了3年時間打造了這樣一部京劇作品,它塑造了青島現代港口工人的形象,得到了廣泛認可。這次經過大家共同努力,把‘連鋼創新團隊’的故事用京劇的形式呈現在北京舞臺上,對于我們所付出的努力是一種肯定。”鞏發藝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