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3-04-11 08:44:04
原標題:青年干部夜校不再“板面孔”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青年干部夜校不再“板面孔”
來源:中國青年報
http://vod.cyol.com/vod/data/video/202304/11/a09d8a09-56d1-4762-cb9a-889d92b84e4e/transcode_5f8a6f2f-2ad2-7a5f-a466-8d3c64e2.mp4/av-g.m3u8
這是一方“土”味十足的舞臺:口口聲聲叫嚷著“找領導”的大爺、不知如何領取養老保險的村民、對回村大學生發展特色種植產業心存質疑的群眾代表……登臺的主角盡是基層群眾,聊的也都是家長里短。
這也是一方足夠“接地氣”的舞臺:莊稼收割時怎么進行田間“實割實測”、如何解決貧困戶的實際困難、怎么講話能讓辦事的老百姓聽得懂……場景完全照搬自田間地頭,語言還不時夾雜著方言俚語。
編劇、導演、演員都是一群平均年齡27歲的基層青年干部,他們來自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孔村鎮。正是一幕幕別具一格的基層情景劇,讓這里的青年干部夜校不再“板起面孔”,盡顯生機。
基層干部自己演自己
“今年以來,孔村鎮團委聚焦青年需求,考慮到鎮里青年干部的實際情況——大部分來自外地,單位既是他們工作的地方,也是他們住宿的場所,結合青年活潑好動的特質,為滿足青年豐盈有趣的內心需求,我們決定舉辦青年干部夜校。”孔村鎮黨委書記門洪斌說。
之前,不少人習慣了干部夜校“中規中矩”的模樣,事實上,孔村鎮前兩期青年干部夜校也是類似讀書、交流、談感想等流程。眼看著參與的青年干部越來越少,課堂氛圍越發死氣沉沉,經過一番調研后,門洪斌決定,把舞臺交給臺下的年輕人,讓他們自己決定授課形式和內容。
“在基層工作時間一長,免不了遇到各種困難、挑戰,包括不少委屈、挫折,不如我們自己演自己,原汁原味地呈現應該會引發大家的共鳴。”孔村鎮黨委委員嚴瑩提議。
一個鎮的會議室主席臺上第一次出現情景劇,而且還是由青年干部自己演繹,究竟大家會不會感興趣?演出能不能成功?上臺之前,鎮統計站的何國慶和財政所的吳艷春心里直打鼓。
兩人合作表演的情景劇《平凡的芝麻官》自此露出了青年干部夜校的另一張“面孔”。
故事情節大致如下:鄉村振興專員小吳回村路上碰到哥哥,表明自己已經從大城市的知名企業辭職,決定回村幫助鄉親們致富。哥哥抄起笤帚怒斥:“我辛辛苦苦打工供你上了大學,你可倒好,又回村里來了!”一句話,道出了“小吳”們的糾結。故事的最后,小吳用實際行動證明,年輕人也能助力鄉村振興、跑出青年“加速度”。
兩人惟妙惟肖的表演贏得場下觀眾的陣陣掌聲,尤其是當扮演哥哥的何國慶做出抓掃帚罵人的動作時,會議室頓時爆發出一陣笑聲,“聽到大家的笑聲,我心里的石頭才算落了地,這事成了!”
其實,“小吳”的經歷就是孔村鎮20名鄉村振興專員的縮影。“我們表演的故事是很多鄉村振興專員工作中的真實寫照,他們中有剛畢業的大學生,有在企業打拼多年的職場精英。這些年,他們帶著對鄉土的熱愛,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扎根熱土、服務民生,面對家人朋友的不理解和工作環境、工作待遇的落差,絲毫沒有影響他們回村的初心,將自己的學識和見識充分運用到村級發展,各種民生政策落實、人居環境整治等各項工作中都有他們的身影。”吳艷春感慨。
在統計站工作兩年多的王小晶,則演繹了自己在工作中逐漸成長的故事。“我平時的工作內容是統計農業相關數據,夏收秋收時得到田間‘實割實測’;對于需要提報的表格,都必須經過前期調研、與企業或者農戶當面溝通等程序后認真填寫。不僅瑣碎,而且還需要經常要加班,剛開始心里不免會有抱怨。”王小晶說。
對王小晶而言,自身從稚嫩到成熟的改變,發生在一次小麥“實割實測”后,在“學習強國”上看到發布的全國糧食產量的數據。“這個讓人振奮的數據,是我們基層工作者一點點測量上報匯集而成的,當時就覺得平凡的工作也特別有意義!”
王小晶把這個細節帶來的轉折搬到了情景劇中,讓她始料未及的是,話音未落,現場掌聲雷動,借著燈光,她看到臺下不少人頻頻點頭稱贊。
這方樸素的舞臺上,越來越多的青年干部學會不憚于展現工作中的“糗事”,也開始大方“秀”出為民服務的初心。隨著第五期青年干部夜校結束,臺下自愿前來的觀眾已從之前十幾人的固定學員增至50余人,覆蓋了孔村鎮所有青年干部。
青年干部怎么跟老百姓打交道
基層工作中,青年干部究竟怎么跟老百姓打交道?一幕《我要找領導》的情景劇讓人回味無窮。
“人呢?我得找你們領導反映反映問題!”
只見一位身穿軍大衣、雙手揣到袖子里的大爺踉踉蹌蹌地走上臺來,趙大爺一出場,會場里就爆發了一陣笑聲。他大聲嚷嚷著“找領導”,立刻讓人明白,這是一名有困難的老年群眾。接著,前大峪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小張一眼就認出了趙大爺,兩人拉了兩把椅子嘮起了家常。
經過耐心交流,小張了解到趙大爺原來是為生計發愁。趙大爺原有的幾畝地因為修高速路被占用,當時按照政策拿了一筆補償款。但趙大爺平時一天三頓酒,補償款沒多久就花光了,一時間沒有了經濟來源。
最終通過協調,給他安排了村護林員的公益崗,每個月能拿幾百元工資,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從此,村里多了個盡職盡責的護林員,不見了愛喝酒的趙大爺。
在一陣陣喝彩和掌聲中,飾演趙大爺的趙圣隆和飾演小張的張文均謝幕致意,結束了自己的第一次自編、自導、自演的情景劇。這個故事,是根據張文均作為前大峪辦事處工作人員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
“我2021年來到辦事處,接待群眾是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張文均回憶,剛工作那會兒,由于缺乏和群眾打交道的經驗,遇到群眾反映訴求的情況,心里就很發憷,之所以今天把這個故事搬上舞臺,就是想直觀展現一下基層工作的復雜性和重要性。
在張文均看來,“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作為基層工作者,只有站在群眾的角度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才能真正讓群眾有安全感,維持村居安定”。
同樣,展現基層工作的還有武宗成和王黎明合作表演的《窗口服務禮儀》情景劇。
“我今年滿60歲,想辦理一下退休手續,看看一個月能領多少錢啊?”大爺的一番問話卻遭到工作人員的回懟:“我怎么知道你領多少錢?我又不懂。”
場景轉換,接下來的一幕令人舒心不少。“齊魯富民貸怎么申辦?”“您好,需要帶上您的身份證、戶口本、營業執照……有什么不明白的,您再打電話就行。”
這幕情景劇中,同樣是群眾辦理業務的場景,在身邊優秀同事小王的帶動下,工作人員小武也變得服務態度端正,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
“我們表演的情景,是便民服務大廳的工作日常,周而復始重復相同的工作,對于我們年輕人來說,確實需要適應,小武剛開始的狀態也很正常,經過慢慢調適,我飾演的小王的敬業態度是目前大多數基層工作人員的精神風貌。”來自鎮宣傳辦的王黎明深有感觸地說。
作為孔村鎮首名00后機關干部,去年她通過選調生考試來到孔村鎮,半年的時間里,不斷學習新業務,順利完成了從學生到基層干部的身份轉變。
在她看來,“作為從‘家門’到‘校門’再到‘機關門’的選調生,不單單是名稱上的改變,也意味著肩上擔負了更多的責任與使命。基層是一個廣闊的舞臺,對我而言,基層的各項重點工作都是需要不斷學習的硬任務,從‘小武’轉變到‘小王’,從初來基層的手足無措轉變到基層工作的得心應手,都需要不斷積累、不斷沉淀。”
從最初單純想組織青年干部學習,到青年干部夜校逐漸成為青年干部成長成才的陣地,青年干部夜校備受歡迎,讓門洪斌感到欣慰:“青年干部夜校每兩周舉辦一次,每期都有四五十名來自全鎮各部門的85后青年工作者參加,希望能豐富青年干部的生活、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孔村鎮的另一項計劃也在醞釀中,通過直播、錄制視頻的形式,讓青年干部夜校的大門真正打開,讓更多普通群眾走進這里,給臺上的青年干部打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 通訊員 李飛 來源:中國青年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