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3-03-14 08:27:03
原標題:建立健全黃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建立健全黃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來源:中國環境報
◆本報見習記者任靖
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保護事關炎黃子孫的幸福與發展,必須下大力氣進行大保護、大治理。“保護責任共擔、流域環境共治、生態效益共享”的全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模式,正是我國為保護黃河做出的積極探索。
當前黃河流域各省(自治區)積極主動開展合作,強化溝通協調,推動建立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如山東省和河南省、四川省和甘肅省分別在黃河干流建立了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不過,在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技術部部長許慶民看來,當前,黃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還需不斷完善。
“目前,已簽訂的跨省協議多是中央政府作為‘調解人’參與協調的結果,省際間協同保護機制仍需進一步打通。在補償機制協商過程中,各方在出資比例、分配比例、補償標準等核心問題上還存在不同意見,對上游地區生態保護成本、發展的機會成本、生態產品和服務價值等因素考慮不足。另外,已簽訂的協議多為3年期或兩年期,實施周期短,補償可持續性存在不確定性。”許慶民指出。
黨的二十大指出,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建立健全黃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對強化聯防聯控、流域共治和保護協作,加快實現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保障黃河長治久安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許慶民建議,首先,加快推動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全覆蓋。應從國家層面加強對黃河流域行政區域間生態保護補償的統籌指導、協調,建立財政部牽頭的高層級工作機制,積極推廣魯豫、甘川間簽訂補償協議的經驗做法,通過中央財政引導支持等多種方式,推動流域鄰近省(自治區)盡快就各方權責、補償標準、補償措施、保障機制等達成一致意見,加快健全完善全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同時,研究制定地區間橫向生態保護補償的相關制度體系及技術規范,明確補償權責、補償范圍、補償標準、補償方式、責任追究等制度內容,指導各地開展工作。
其次,支持探索多元化補償方式。鼓勵上下游跨區域結對發展,開展多元化補償實踐,引導下游地區通過生態產業扶持、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幫扶建設、人員技術培訓、飛地經濟等方式對上游地區實施補償。將生態補償效益與群眾利益掛鉤,建立利益連接機制,實現生態保護地區地方財政狀況改善、當地群眾致富與生態環境改善“多贏”。
此外,建立健全流域生態保護補償長效制度。建議推動《生態保護補償條例》盡早頒布實施,從流域生態系統整體性和系統性出發,明確相關方的義務與責任。推進自然資源核算,開展流域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體系研究,建立與生態產品價值相適配的補償標準。
“應結合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部署,優化中央財政引導資金分配因素,適時納入體現固碳價值或碳匯價值的因素,推動沿黃9省(自治區)加快構建‘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格局,全面提高生態環境治理綜合效能。支持開展湟水河、渭河等主要支流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試點,探索建立具有示范意義的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模式。”許慶民建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