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檢察日報
2023-01-13 13:31:01
原標題:“精準監督+暖心救助”解急難
來源:檢察日報
原標題:“精準監督+暖心救助”解急難
來源:檢察日報
本報訊(記者盧金增 通訊員劉志 馮淑慶)官司贏了,但是賠償卻遲遲不能到位,“執行難”問題一直是群眾的揪心事。日前,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檢察院通過“民事執行監督+司法救助”工作機制,辦理了一起民事訴訟監督案,促成雙方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并向因案致貧的當事人發放了司法救助金。
2022年盛夏的一天,一對夫妻冒雨走進了牡丹區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妻子劉大姐今年55歲,為了維持生活,這些年她一直在當地村民萬某開辦的工程建筑企業務工。2019年12月22日上午,因大霧能見度較低,劉大姐在工作過程中發生意外,被塔吊鋼絲繩甩落在地。經鑒定,劉大姐腰部、手腕兩處均為十級傷殘,喪失了勞動能力。劉大姐受傷后,住院治療花費了10余萬元,萬某僅墊付4萬元,其余均是劉大姐向親戚朋友借的。后劉大姐將萬某訴至法院,法院判決,扣除萬某先前已墊付的4萬元醫療費,還要再賠償劉大姐12萬元。判決生效后,萬某一直未履行法院判決,劉大姐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法院認為,萬某無財產可供執行,裁定終結了本次執行程序。
“法院都判了,但老板就是不賠錢,我現在也沒辦法出去打工賺錢,這日子可怎么過?”劉大姐夫妻對接訪的工作人員說,工作人員告知他們可以向檢察機關申請民事執行監督,并幫他們整理好申請材料。
受案后,牡丹區檢察院檢察官與法院執行局工作人員、被執行人萬某及申請人劉大姐夫婦多次溝通,并實地走訪調查,查明萬某家有一輛面包車,萬某之妻每月還有一筆固定收入。據此,檢察官認為法院的執行裁定可能存在錯誤,并于2022年8月向法院建議恢復執行,并積極與執行法官和雙方當事人溝通交流。同年9月28日,在法官的主持下,雙方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由被執行人萬某每月向申請人劉大姐支付賠償金2500元,直至付清為止。
雖然案子辦結了,但當事人的實際情況一直牽動著檢察官的心。2022年初冬,該院12309檢察服務熱線值班檢察官得知,劉大姐家曾因失火,財產幾乎燒盡,還欠有10余萬元外債,她的身體又因事故致殘,很可能因案致貧;劉大姐的兒子是現役軍人,屬于檢察機關重點關注的對象。隨后,檢察官經過實地走訪調查,認為劉大姐一家符合司法救助條件,于是建議她提出救助申請。日前,檢察官已將司法救助金送到劉大姐家中。
事后,該院還與被救助人屬地菏澤市高新區政法委、民政部門、村委會等部門建立常態化溝通聯絡機制,從政策、物資、心理等方面開展綜合幫扶救助,改善了被救助人的生活處境。
據了解,自2022年以來,牡丹區檢察院通過“民事監督+司法救助”一體化機制辦理案件19件,占司法救助案件總數的28%。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