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2-12-16 14:24:12
原標題:多措并舉打造全國農業職業培訓品牌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多措并舉打造全國農業職業培訓品牌
來源:農民日報
多年來,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始終堅守服務農牧業初心使命,立足行業和區域經濟發展,聚焦高素質農民培育、行業技術技能提升、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東西協作培訓,建立“從牧場到餐桌”全產業鏈專業關鍵實用技術培訓體系,為鄉村振興、農牧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發揮專業優勢
創新“二三四五”職業培訓模式
作為全國畜牧獸醫類人才培養基地,學校發揮專業優勢,創新形成“兩品牌、三保障、四結合、五面向”職業培訓模式。做大做強“高素質農民培育”和“農牧從業人員科技培訓”兩個精品培訓品牌,加強組織、制度和后勤保障,做到國內與國際相結合、省內與中西部相結合、業內與社會相結合、終身教育與社區教育相結合,面向高素質農民、農牧行業從業人員、東西部扶貧協作培訓、社區居民和“一帶一路”涉外員工,廣泛開展社會培訓。年培訓近萬人次,培養安全食品生產者、食品安全守護者,培育了大量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帶得動的“永久牌”鄉村振興帶頭人,有力推動了產業結構調整、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和農民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重要人才支撐。
強化名師引領
打造專業化科技服務團隊
實施名師工程,以學校國家級和省級教學團隊、教學名師、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崗位專家、科技特派員、技能名師為主體,選聘實踐經驗豐富的黨政干部、行業專家、技術能手、企業業務骨干,打造一支“上得好課堂、下得好牧場”的高水平、專業化培訓師資隊伍。2019—2021年,組建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家禽、生豬、牛等創新服務團隊7個,安格斯肉牛、肉鴨等校級創新服務團隊24個,圍繞畜禽養殖技術、畜禽疫病防控、智能化管理等開展技術培訓、技術指導200余期(次),服務中小微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000余家,推動中小微企業技術、產品升級。
緊密聯系行業
構建科技服務網絡
學校著力打造技藝技能傳承平臺、技能大師工作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發服務中心等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加強科技研發,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科研服務能力,持續推進“百縣千企萬戶”服務工程,為中小微企業破解技術難題和瓶頸。發揮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崗位專家、綜合實驗站站長、技能名師、科技特派員、博士團、援青援疆援藏干部等專業人才優勢,通過科技服務萬里行、博士團齊魯行、“百名專家聯牧場、產教融合助振興”、山東省“千名干部下基層”“四進”工作等活動,以“大篷車”“小馬扎”等方式,組織專家走進畜牧企業、養殖戶、田間地頭,緊密聯系各地農牧業發展實際,舉辦專業講座,進行現場指導,開展技術培訓,發放科普讀物,把先進科技傳播到廣大企業和千家萬戶,打通科技下鄉“最后一公里”。構建起覆蓋山東、輻射全國10多個省份的龐大服務網絡,達到了“服務一家,帶動一片”的良好效果,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廣大農民和企業致富興企的技術依仗。
優化過程管理
保障培訓效果
為保障培訓效果,按照學員個性需求,實施“訓前、訓中、訓后”三段式過程管理。訓前加強需求調研,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確保培訓內容符合學員實際需求;訓中做好保障,加強全過程質量管理,提高培訓質量;訓后定期回訪,將參訓學員“扶上馬”,再“送一程”,通過實地考察、電話回訪、微信等多種方式提供咨詢和服務,幫助學員解決實際問題,并廣泛收集學員對培訓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提高培訓成效。基于農民文化基礎弱、農業生產季節性強等特征,探索“集中授課+技能強化”“學歷證書+技能證書”培養模式,構建“農學結合、忙閑交替、層級遞進”培養機制,推行彈性學分制,探索“訂單式”“點餐式”“自助餐式”培養培訓。
多年來,學校注重內涵建設和特色發展,不斷增強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服務產業發展和重大戰略能力,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贏得社會廣泛贊譽和上級主管部門多次表彰。被評為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全國職業院校決勝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基地、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營養健康科普基地、山東省科技興農先進集體、山東省鄉村振興示范校、山東省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山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鄉村振興)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