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稅務報
2022-12-05 11:55:12
原標題:砥礪奮發爭一流 唯旗是奪走在前
來源:中國稅務報
原標題:砥礪奮發爭一流 唯旗是奪走在前
來源:中國稅務報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今年以來,山東省稅務系統牢牢錨定新時代稅收現代化建設總目標,秉持“六個一以貫之”寶貴經驗,堅持“黨建引領、依法治稅、規范管理、監督問效”四線并進,堅決落實稅務總局黨委和山東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創新務實的舉措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積極為稅收現代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山東稅務經驗。
國家稅務總局山東省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胡蘇華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我們要運用好‘六個必須堅持’,主動服務‘國之大者’,把稅收工作放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視野中謀劃,以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展現更大的稅務擔當和作為。”
“齊”心聚力行致遠,“魯”力奮楫再揚帆。山東省稅務系統4萬余名黨稅務干部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以忠誠干凈擔當的品格為基石,以“四線并進”“三張表”“四個共享”等理念為指導,做到“事爭一流、唯旗是奪”,在齊魯大地上吹響了奮力推進稅收現代化的號角。
深化黨建引領 突出嚴管厚愛
培養新時代奮發有為稅務鐵軍
今年以來,山東省稅務局不斷加強干部隊伍和基層建設,引導各級稅務部門找準特色,積極創建黨建子品牌,以黨建凝神聚力,推進“人才興稅”戰略,著力實踐和不斷完善帶好隊伍的機制制度體系。
——深化黨建引領,擦亮“稅徽閃耀黨旗紅”黨建品牌。山東省稅務局精心打造“稅徽閃耀黨旗紅”黨建品牌矩陣,引導各地稅務部門總結提煉“渤海先鋒·稅務力量”“沂蒙紅·稅務藍”“泉稅先鋒·全心向黨”等黨建子品牌。在黨建品牌引領下,涌現出了以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山清、全國“最美稅務人”張克成等為代表的多名先進典型人物,獲得11項省部級以上榮譽表彰。統籌開展“賡續紅色血脈 興稅強國有我”等專題活動1157次。做實做細“1+1+1”黨建、業務融合新機制,發揮雙重領導管理優勢,在基層一線開展“一把手走流程”暨“當一天納稅人”活動,經驗做法被稅務總局簡報刊發2期,縣級以上各類媒體刊發稿件703篇。匯聚鄉村振興“稅動力”,選派358位駐村書記,幫扶村608個,幫扶人口達151197人;培訓中西部稅務干部77人次,全省稅務部門累計減免支持“三農”稅費114.31億元,真正將黨建內生動力轉化為服務經濟社會大局的稅務力量。
——突出“以數治隊”,拓展人事數據創新應用。山東省稅務局在嚴格落實數字人事“1+9”制度體系的基礎上,研究制定12項“硬指標”,建立以“量化指標、全市排名、優進劣退”為核心的“能上能下”綜合考核新機制。結合地方特色,著力構建“54321”個人績效新體系,深入推進中組部公務員績效管理試點工作,聚焦“流程更規范、操作更簡便、結果更科學”的目標,提出“五個理念”,明確“四類指標”,建立“三項機制”,規范“兩個系數”,依托“一個系統”,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基層機關公務員績效管理模板,相關工作舉措被中組部《情況交流》轉發推介。該局在借鑒稅務績效管理理念和經驗的基礎上,牽頭組織中央駐魯事業單位績效考核,開展中央駐魯單位“黨建+績效考核”等系列專題活動,為山東省直單位績效考核工作提供“稅務樣板”。
——聚焦“青稅育苗”,抓好“后繼有人”根本大計。近年來,山東省稅務局創新思路,堅持以團隊化作業培育稅收人才,以培育新時代實戰型齊魯國際稅收英才為突破口,集合40名專家人才、80名業務能手和300名業務骨干,組成高精尖、專業化人才隊伍,承接稅務總局專項任務和多起反避稅任務,較為出色地完成了交辦任務。倡樹“向實戰化轉型”培訓理念,堅持全員練兵常態化、業務比武實戰化,積極打造“全過程參與—試點化推進—閉環式管理—跟進式服務”人才跟蹤培養體系。在全國稅務系統練兵比武活動稅務總局比武競賽中,山東省稅務局代表隊獲得了政府采購崗全國第1名、網絡安全崗全國第2名的好成績。同時,充分發揮地域文化資源優勢,采取省、市、縣三級聯動共建模式,打造稅務系統離退休干部“本色家園·魯稅驛站”,建強紅色堡壘、建設活動驛站、組建志愿團隊,傾力打造離退休干部精神家園。
——全面正風肅紀,推動政治生態向善向好。山東省稅務局堅持強基固本,持續規范管理、優化作風,緊盯各級黨委領學和青年理論學習小組跟學,嚴格落實“第一議題”“第一主題”“第一任務”,分別組織學習3428次、920次、2476次。開展各級“一把手”學“百篇”活動,用理論武裝推動政治建設走深走實。大力培育“嚴真細實快”的工作作風,深化一體化綜合監督,試行“智慧紀檢”平臺,推動“六位一體”稅務系統全面從嚴治黨新格局向縱深發展。開展紀律作風整治專項活動,召開“以案為鑒 明紀促廉”大討論,開展“扣好職業生涯第一粒扣子”和家庭助廉系列活動,做好“八小時以外”稅務干部監督和“一把手”監督,教育、整改和執紀同向發力,持續鞏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堅持以制度管人管事,不斷健全“1+N”檔案管理制度體系,承接中組部干部人事檔案管理信息系統試點任務,并在全國稅務系統率先試點開展財務管理“一體化”建設,實現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用嚴管善待強基固本。
歲月的長河,從不停息;奮斗的征程,永遠向前。山東省稅務局將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稅務總局黨委和山東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以舍我其誰的責任感,凝心聚力“抓好黨務、干好稅務、帶好隊伍”,為高質量推進稅收現代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應有貢獻。
深化征管改革 構建共治格局
持續提升稅收現代化治理效能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山東省稅務局始終堅持走在全國前列的總定位、總要求,創新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緊緊圍繞稅務總局“十項重點工作”,以共建共治共享為遵循,在推進改革試點、深化以數治稅、構建共治格局中,持續提升稅收現代化治理效能。
——堅持同頻共振,扎實推進稅收征管改革試點任務落地見效。今年以來,山東省稅務局堅持高點站位、主動擔當,積極承接稅務總局說理式執法、稅直達等13項試點。在推進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工作中,該局通過搭建“水資源稅遠程在線監控管理”平臺,聯合多部門在15個市安裝超聲波流量計23277個,實時監控納稅人的取水情況,實現水資源稅源頭精準管控,充分發揮水資源稅的稅制調節作用,推動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提升。截至目前,山東省稅務局在《意見》落實等15個全國重點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介紹;智慧稅務、社保非稅等77項工作先后獲得稅務總局和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肯定。
——堅持共享理念,不斷加快稅收征管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步伐。山東省稅務局依托省政府大數據平臺,主動強化部門間數據共建共治共享,分類分級推進各領域涉稅數據資源匯聚應用,與財政、交通、商務、海關等20多個部門建立健全數據共享機制,實現數據需求自動匹配對接,整合各類稅(費)數據600多億條,與20多個部門交換各類數據7000余萬條,開發成品化應用900余項,以實際成效深度融入“數字山東”建設。加快推進數據增值新應用,運用“稅比析”理念,打造“稅視系列”拳頭產品,拓展稅收經濟指數體系,持續推進稅收指數研發,創新性引入稅電指數,不斷強化稅收大數據在經濟運行研判和社會管理等領域的深層次應用。截至目前,該局共組織撰寫各類分析報告169篇,獲得各級領導批示86篇,其中7篇報告獲得稅務總局、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肯定性批示,7篇報告分別被省政府《決策參閱》、新華社《內參選編》、省政府政務信息等刊發。
——堅持法治思維,聚力推動全國首個地方性稅收保障法規制定出臺。山東省稅務局深學細悟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關于稅收工作的重要論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著眼稅收協同共治和信息共享,代擬起草并全力推動《山東省稅收保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出臺。3月30日,《條例》經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于7月1日正式施行。《條例》共7章40條,包括職責分工、稅收管理服務、部門協助、信息共享、監督保障等內容,重點明確了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稅收協助和信息共享職責,是《意見》印發以來全國首個地方性稅收保障法規,獲得稅務總局領導批示肯定。省局“一把手”帶頭推進《條例》落實,與省法院、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等30多個省直和中央駐魯單位走訪對接,與濟南海關聯合簽署《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合作備忘錄》,一一對接稅費共治和部門協作有關情況,共同健全完善稅收保障相關配套制度,全力推進《條例》落實。
——堅持應勢而謀,全面推行個體工商戶稅收征管模式改革。山東省稅務局以制度創新為引領,以數據應用為抓手,主動轉變管理模式,在大力推行自行申報納稅的基礎上,對個人獨資、合伙企業全面取消定期定額核定,對達到建賬標準、領用稅控設備等5類個體納稅人規范管理,對新辦個體工商戶原則上采取查賬征收的管理方式。在稅源管理方面,將“屬地”和“行業”管理相結合,制定《管理事項清單》,明晰管理定位,強化協同共治,推廣網格化管理服務,摸準個體稅源基礎數據,探索建立較為完善的制度規范、指標體系和動態管理的個體信用評價標準。今年1月—7月,全省約33萬個體戶取消了定期定額核定,新辦個體工商戶中有11.3萬戶實行查賬征收,查賬征收率77.9%,個體工商戶稅收征管改革成效初顯。
——堅持風險導向,持續深化新型稅收監管體系構建。山東省稅務局以“信用+風險”監管機制為基礎,全國首創建立企業法定代表人、財務負責人等5類人員的個人稅收信用積分體系,設計73個積分指標和25個監控指標,對單個企業的“單點分析”拓展為人企關聯、企企關聯、人人關聯的“多維信用分析”,實現了個人與企業間的信用動態聯動,個人風險和企業風險交叉印證,風險分析和應對的精準度得到大幅提升。在行業管理方面,按照“一個月規范一個行業”思路,深入推進行業監管,通過分享經驗、制定模板、固化指標、統籌應對等措施,建立了立體化、全閉環、持續改進的風險防控體系。依法嚴厲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行為,編制下發《打擊騙取增值稅留抵退稅違法行為工作指引》,依托多元數據匯聚功能,精準聚焦“三假”開展打擊,相關做法得到稅務總局領導批示肯定。
創新辦稅模式 打造服務品牌
全面提升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山東省稅務局扎實落實稅務總局“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各項部署,努力構建“線下服務無死角、線上服務不打烊、定制服務廣覆蓋”的稅費服務新體系,連續兩年在全國納稅人滿意度調查中獲得前三名。
——全面改進辦稅繳費方式,“數”措并舉打造智慧辦稅新模式。山東省稅務局持續優化“網上辦”,自主開發應用“一鍵申報”智能辦稅工具,實現增值稅、附加稅費和個人所得稅“三稅三費”合并申報。今年以來,全省納稅人登錄電子稅務局2.8億次,網上辦理各類業務2億多筆,征期網上申報率穩定在99.9%以上。該局不斷拓展“掌上辦”,電子稅務局APP實現發票代開、車購稅申報、社保費繳納等辦稅繳費功能105項,極大方便納稅人隨時隨地辦理涉稅業務。他們深入開展“智能辦”,運用數據集成開發20多項智能辦稅業務。其中,東平縣稅務局持續深化“數智”賦能,一體推進“幫辦、聯辦、協辦”服務模式,通過搭建E-tax線上服務機制,優化三層線下服務網格,筑牢“三端”服務保障體系,拓寬實體聯辦新渠道,發揮內部協辦新優勢。
——持續壓減辦稅繳費時間和次數,“即時開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山東省稅務局將“優化自然人社保繳費服務”作為2022年度創新工作主題之一,服務內容涵蓋了線上“一窗通辦”、即時開票、社保繳費指引、“網格化”管理、線上退費、優化政府代繳、基礎數據全量刷新、優化靈活緩繳8項內容。為有效破解自然人繳費“開票滯后”難題,該局在充分總結前期“銀行墊資開票”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社保繳費即時開票升級版——“凍結開票”,即向銀行或第三方金融機構發送“凍結開票”指令,確保該筆費款只能入庫、不能退回繳費人,凍結成功后實現各渠道憑證下載、打印,全面實現自然人線上線下社保繳費即時開票。自1月20日全省“凍結開票”系統上線以來,各渠道已成功打印繳費憑證6328份,有效解決了繳費人往返跑的問題。該項工作被列入山東省政府2022年“十大創新”項目。
——探索優化基層稅費服務,推出“雙網格”管服聯動機制。山東省稅務局探索實踐“綜治+稅治”雙網格聯動工作機制,在延伸精細服務上取得較好成效。累計通過社會網格渠道推送稅收政策信息37.75萬條,組織社區網格員開展日常走訪納稅人繳費人27.4萬戶,上門發放稅收政策宣傳單等資料33.5萬份,解答各類簡單涉稅問題15378個。運用“網格+問需”拉近服務距離,通過雙網格聯動機制累計征集意見、建議6412條,進一步提升服務管理質效。運用“網格+處置”快速響應訴求,將“楓橋經驗”應用于基層稅收服務管理實踐,由社會網格員協助解決納稅人繳費人合理訴求4804個,化解稅費爭議911起,核實輕微涉稅投訴1223條,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及時化解”。
——推動國際稅收服務升級,創建“‘一帶一路’稅之家”品牌。山東省稅務局著力打造“線上+線下”全方位覆蓋、“通用+定制”全維度服務、“崗位+團隊”全業務護航的“‘一帶一路’稅之家”服務品牌。融合匯聚國際稅收全部服務項目,在省局建設“‘一帶一路’稅之家”(跨境連線)實體化支持中心,推進稅之家2.0版在全省上線,加速推進3.0部門共建版、4.0區域協同版建設。 5月,山東省稅務局與山東省委外辦聯合啟動“‘一帶一路’稅之家”,邀請納稅人作為“特邀體驗師”共商共建;10月,舉行品牌推進會,向社會發布“特別辦”“聯合辦”“多元辦”等10項服務承諾,線下實體會客廳、線上網頁版同步鋪開,各界關注度不斷提升。依托“‘一帶一路’稅之家”服務品牌,山東省稅務局踐行“十項服務承諾”,全面執行境外再投資遞延納稅政策,今年以來,已有54戶次納稅人享受稅收優惠3.5億元,增加外資再投資34.6億元;473戶跨境納稅人享受協定優惠4.8億元,讓跨境納稅人有更多獲得感和更高滿意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