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2-12-02 08:29:12
原標題:一株皂角樹,一脈鄉土情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原標題:一株皂角樹,一脈鄉土情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一株皂角樹,一脈鄉土情
講述人: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白浮圖鎮戚莊村村民 張魯賢
從我記事起,門前的皂角樹就像個慈祥的老人,默默站在我家門前,守護了我77年的人生歲月。沒有人記得它的來頭,我太爺爺曾說,很久很久前我們這兒發大水,樹種被沖到了這里,便生根發芽、開枝散葉,到現在已經有700多年了。
這棵皂角樹高12米,樹冠直徑約21米,樹干直徑超過1.5米,三個成年人才能勉強將它抱住。樹干中間有一個大大的空洞,可能是長年累月的雨水蓄積浸泡形成的。小時候我們經常鉆進去玩,累了便躺在里面,美美地睡一覺。
烈日炎炎的夏季和碩果累累的秋天,是皂角樹下最熱鬧的時候。勞作了一天的鄉親們來到樹蔭下乘涼,男人們聊著莊稼的收成,討論著接下來的農活;女人們三五圍坐,一邊說些家長里短,一邊忙著手里的針線活;“象棋癡”們在樹下展開“廝殺”,一張破舊的小木桌旁,圍了一圈人“指點江山”;女孩子踢毽子跳皮筋,男孩子玩老鷹捉小雞,熱鬧得沒完沒了。就連生產大隊召開會議,也是召集鄉親們聚在皂角樹下。
皂角樹每年都會結好多皂角,秋風一吹,一樹皂角“嘩啦啦”地響。皂角形狀像刀扁豆,雖然不能吃,卻可以用來洗衣服。每到果實成熟時,我就用竹竿打些回去,拿磚頭輕輕砸爛,洗衣服時放在里面搓揉,和洗衣粉一樣“帶勁”。等到皂角長老了,風一吹就會自動掉下來。我把它們撿起來裝進一個籮筐里,放在院子角落,鄉親們誰需要了,就會順手拿些去用。
皂角樹陪伴著一代代家鄉人走過了風風雨雨,經歷了滄桑變化,早已贏得了村民們的喜愛和敬重。前些年,有個商人出價80萬元想買這棵樹,我說什么也不同意,果斷拒絕了他。因為,這棵樹不僅承載著我和鄉親們的回憶,更是前人留給后人的寶貴財富,哪兒能用金錢衡量?保護這棵皂角樹,才是我和兒孫們的使命。現在我一有時間,就拿起笤帚清掃大樹周圍,有時還會給它培土澆水,希望多長一些新芽。如果有小孩子頑皮淘氣在大樹上刻刻畫畫,我一定會去制止,還給他們講古樹的價值。現在,皂角樹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樹”,經常會有游客前來探訪、拍照。
皂角樹守護著我們一代代地繁衍、成長,希望它能得到更多關注和保護,也希望它的歷史被記錄下來。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李慧、吳春燕、崔志堅、趙秋麗、馮帆、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徐夢玲、任曉盈、張緒令
《光明日報》( 2022年12月02日 07版)
[ 責編:丁玉冰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