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2-11-24 08:50:11
原標題: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扎實推進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扎實推進
來源:中國文化報
臨沂市平邑縣蒙山九龍潭景點積極發展生態旅游 平邑縣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本報訊 (駐山東記者孫叢叢 通訊員孫付亮 劉桂忠)記者11月22日從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文化和旅游局獲悉,2016年以來,平邑縣將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優勢產業來抓,將全域旅游作為新時期全縣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引擎,大力推進旅游產品打造、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近3年來,全縣共接待旅游人數1199.24萬,旅游綜合收入達到100.94億元。
強化全域黨政統籌。平邑縣成立由縣委書記直接負責、黨委和政府各部門參與的工作小組和聯席會議制度,召開創建山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推進會議,印發《平邑縣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實施方案》,把創建山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深化旅游領導體制機制改革,形成全縣各級各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各界齊參與的強大創建合力。
強化全域規劃體系。依托《平邑縣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平邑縣鄉村旅游發展總體規劃》《蒙山景區提升規劃》《北部旅游區核心概念性策劃方案》等13個旅游專項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充分銜接,確保旅游項目落地。
強化全域旅游保障。出臺《平邑縣促進全域旅游發展補助辦法》,每年設立5000萬元旅游業發展引導基金、500萬元旅游發展專項基金,將文旅產業納入全縣“3+3+3”現代產業體系重點打造。
推進全區域大融合。平邑縣整合全域自然人文資源,構建“一核、一廊、兩帶、五區”全域旅游空間格局,加強旅游供給體系建設。全縣現有國家A級旅游景區8家,國家5A級旅游景區1家——沂蒙山旅游區龜蒙景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2家——天宇自然博物館和九間棚景區;省級旅游度假區1家——蒙山省級旅游度假區。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2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個,山東省旅游民宿集聚區1處,省級旅游強鄉鎮4個,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3個,山東省景區化村莊11個。
推進全產業大融合。當地推進“旅游+”“+旅游”,推動旅游與文化、農業、康養、研學、工業、體育等融合,大力培育旅游新業態。推進“旅游+文化”,加強文化創造性轉化,打造以九間棚沂蒙精神黨性教育基地、觀音山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曾子山傳統文化教育基地為代表的一批文化節慶、文化產品、文化演藝、文化街區,不斷提升旅游的內涵和品位。推進“旅游+農業”,在農業產業中植入旅游元素,通過鄉村觀光、林下休閑、園中采摘、田上農耕、農家消費等旅游方式,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進“旅游+研學”,依托蒙山龜蒙景區和天宇自然博物館打造地質科普文化教育基地,開展中小學生地質科普研學活動;圍繞“九間棚精神”,開發體驗類、研學類旅游產品,做大做強黨性教育、紅色旅游教育。推進“旅游+工業”,依托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點——歸來莊金礦國家礦山公園,美化礦山環境、提升資源價值、弘揚礦業文化,實現礦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推進全空間大融合。推動區域空間合作,平邑縣按照“全方位布點、立體式輻射、不間斷宣傳”的原則,加強旅游目的地品牌營銷,叫響“沂蒙花海·平邑近人”旅游口號,設立旅游營銷專項資金,建立平邑文旅宣傳新媒體矩陣,出臺《2021年度平邑縣二日游旅游獎勵辦法》等客源市場開發獎勵辦法。舉辦金銀花康養產業發展大會,擴大文旅康養產業影響力;赴長三角、省內沿海核心城市推介20余場次,舉辦“多彩臨沂康養平邑”江蘇人游平邑暨平邑縣金銀花康養之旅、“梨花會”、“5·19中國旅游日”(臨沂)主題活動、“樂游沂蒙XIN體驗·臨沂人游臨沂”暨“山東手造·產自臨沂”技能大賽、“櫻桃采摘節”等節會活動。截至目前,文旅相關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號等累計發布文章5800余篇,粉絲量突破36萬人,“平邑文旅”微信公眾號多次進入全省文旅政務微信影響力排行榜前20名。
優化旅游交通。平邑縣依托高鐵、公路交通網絡,完善旅游交通體系,打造百公里風景優美的通景公路。依托平邑客運中心建設集咨詢、中轉、休憩、購物為一體的旅游集散中心,完善咨詢服務中心和游客服務點網絡體系,打造旅游公路驛站3處,設立全域全景圖和道路指示牌136塊,建立了無障礙全域旅游標識系統。
優化公共服務。大力推進廁所革命,新建星級廁所26個。完善線上、線下投訴系統,4A級以上景區全部實現網上預約和掃碼入園功能,為游客提供特色化、人本化的旅游服務,優化旅游風險管控和安全保障救援體系。
優化旅游服務。打造旅游產業鏈條,全縣建有旅游飯店及連鎖酒店10余家,民宿總床位數達1800余個,旅行社和服務網點18家,旅游商品生產企業48家,旅游購物商店66個。
優化康養服務。整合健康養生、山地運動、休閑度假、康谷溫泉等旅游產品,通過市場協作和空間聯動,借助“互聯網+康養度假”等智慧模式,打造構建環蒙山生態康養帶,優化度假式養生養老旅游服務。
堅持“文明共享”。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積極開展評選等活動,成立旅游行業協會和各種專項協會,促進城鄉環境衛生改善,提升全縣旅游意識和文明素質。成立旅游志愿者服務大隊,全縣旅游志愿服務隊伍達1200余人。
堅持“主客共享”。全面推進四好農村公路、美麗田園、美麗庭院工程,構筑處處有風景、時時見風景的縣域大環境,營造主客共享的優美旅游環境。
堅持“財富共享”。成立了旅游行業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督查督促各有關鎮確保旅游扶貧項目收益分配具體到各村每一個貧困戶,先后撥付使用省級扶貧資金830萬元;堅持建設與經營并進,培育旅游富民業態,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與民宿經濟,把新村變景區、民居變景點、果園變公園。全縣旅游帶動就業7萬人,年旅游收入突破43億元,旅游強鄉鎮30%的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日均工資100元左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