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2-11-15 10:13:11
原標題:機收技能大比武 看誰是減損高手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機收技能大比武 看誰是減損高手
來源:農民日報
在山東青島萊西市院上鎮楊柳屯村玉米農田里,農機轟鳴、來回穿梭,玉米收獲機、大馬力拖拉機、青貯飼料收獲機、秸稈打捆機、小麥旋耕播種機在農田中有序作業。近日,山東省玉米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青島賽區比賽暨全市“三秋”農業生產現場觀摩會舉行,10名經過各區市遴選的農機操作能手,展開激烈角逐,最終,來自萊西的蘭福海獲得比武大賽第一名。據悉,比武前五名將獲評“山東省糧食機收減損之星”,并頒發獎章和證書,其他選手獲評“山東省糧食機收減損優秀選手”。
機收減損,基礎在農機,關鍵在“人”。舉辦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活動旨在以賽促訓、以賽提技,強化糧食作物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普及應用,推進玉米機收提質減損,確保秋糧“顆粒歸倉,豐產豐收”。此次大比武以3畝為一個單元,10臺聯合收獲機分10個作業區一字排開。一聲令下,10名農機手駕駛著大型玉米收獲機魚躍而出,瞬間農機轟鳴,不到10分鐘,30畝玉米全部收獲完畢,黃澄澄的玉米盡收倉中。現場農機手嫻熟的操作技能獲得考核專家和觀摩人員的好評。收獲完成后,考核人員按照《山東省糧食(玉米)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測評方法》,對撿拾玉米粒進行稱重,從作業時間、作業損失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根據預測的整個作業區內糧食產量,現場測算出總損失率,依據損失率由低到高對參賽機手進行排序。
據介紹,開展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是展示農機層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措施的重要平臺,對于引領農機手在農業生產中規范操作、精細高效作業,充分發揮農機主力軍作用,確保糧食豐產豐收、顆粒歸倉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這次大比武,玉米機收損失率控制在2.1%左右,比國家標準降低0.9%的損失率,以青島市去年的玉米總產量169.82萬噸計算,0.9%的減損率可以減少玉米損失1.53萬噸。
與此同時,全市“三秋”農業生產現場觀摩會同步舉辦,來自山東、河北、廣東等省市的10余家農機生產、經銷企業的50余臺(套)農機設備進行了田間演示。觀摩現場記者看到,玉米棒大粒鼓、長勢喜人,伴隨著機械馬達的轟鳴聲,穗莖兼收玉米收獲機、自走式青貯飼料收獲機、玉米大豆清茬施肥播種機、小麥旋耕播種機、農業植保無人機等現代化農業機械依次上陣,順利完成割倒、摘穗、裝倉、秸稈還田、寬幅精播、播后鎮壓、防治田間雜草等多項作業,實現了農機、農藝和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此時的田間地頭金黃遍野,智慧農機來回穿梭,秋日的暖陽映照著農民臉上的豐收喜悅,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豐收曲”,構成一幅秀美的豐收畫卷。
記者從青島市農業農村局獲悉,今年青島市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大力實施“藏糧于技、藏糧于地”戰略,統籌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助力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質增效。持續開展綠色高質高效行動,建設千畝方40個、萬畝片10個,大力推廣小麥寬幅精播、小麥減壟增地、滴灌水肥一體化、玉米“一增四改”等高產栽培技術,糧食作物水肥一體化應用面積達到30萬畝,主要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9%以上,糧食作物機收機播率接近100%。今年平度蓼蘭鎮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基地玉米實收測產畝產達到931.86公斤。落實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2.03萬畝,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膠州洋河鎮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基地實測玉米畝產510.74公斤、大豆畝產105.67公斤,兩種作物合計畝產616.41公斤,實現了玉米大豆雙豐收。加強“一防雙減”統防統治技術指導,實施玉米“一防雙減”統防統治82.8萬畝、小麥“一噴三防”344萬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