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11-15 09:45:11
原標題:推進音樂理論研究 探究音樂創作新路徑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推進音樂理論研究 探究音樂創作新路徑
來源:中國教育報
音樂理論和音樂創作都是當代音樂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理論為音樂創作提供創作靈感和依據,音樂創作對音樂理論的發展形成有力支撐,兩者關系緊密,相互支撐、相互補充。臨沂大學充分把握音樂理論和音樂創作的關系,采取多種形式深挖音樂理論內涵,為音樂創作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資源,創作了一系列優秀音樂作品。臨沂大學結合所在地域濃厚紅色文化資源和音樂發展樣式,通過音樂創作研究不斷豐富音樂教學內容,創作更多優質音樂作品,于今年立項臨沂市社科規劃項目“沂蒙精神融入民族歌劇創作研究”。
抓實紅色文化資源挖掘
創作紅色歌曲
一段紅色的歲月,一幕感人的故事,一曲壯烈的贊歌,一所大學的深情……近日,以抗日戰爭為時代歷史背景,以臨沂大學前身濱海建國學院的誕生、發展為線索,由臨沂大學師生創作的大型情景劇《沂蒙情深》在臨沂大學藝術中心大劇院震撼演出。跌宕起伏的故事、美輪美奐的畫面、氣勢磅礴的陣容、生動精彩的表演,讓觀眾時而激奮、時而感動、時而沉思。《沂蒙暢想》《沂蒙印象》《沂蒙情深》沂蒙紅色樂舞劇“三部曲”是臨沂大學為弘揚和傳承沂蒙精神精心打造的精品力作,獲批2021年全省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項目。優秀紅色作品的背后,是臨沂大學依托沂蒙大地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積極挖掘沂蒙精神的豐富內涵和育人價值,在“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滋養下,著力培養“能吃苦、善創新、敢擔當、樂奉獻”人才的生動體現,紅色革命故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紅色音樂創作素材,成為音樂專業學生爭相創作的熱門領域。臨沂大學精心組織,結合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沂蒙精神,把沂蒙精神融入人才培養、作品創作全過程,創作了民族管弦樂團原創作品《鐵血豐碑》,參加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展現了臨沂大學音樂創作團隊的實力。
抓實研究團隊建設
營造良好創作氛圍
臨沂大學將團隊建設作為推進音樂理論研究和創作的重點工作來抓,成立了以音樂學院王秀庭教授領銜的沂蒙區域文化藝術研究團隊,該團隊專注于中國傳統音樂、沂蒙區域文化及網絡文藝研究,不斷挖掘沂蒙紅色資源、創新紅色文化。“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許多人認識沂蒙山,就是從《沂蒙山小調》這張彰顯沂蒙精神的音樂名片開始的。在沂蒙這片紅色熱土上,還有許許多多像《沂蒙山小調》這樣給人以鼓舞和激勵的民間音樂。臨沂大學發揮資源優勢,不斷深入挖掘、整理、傳承、創新沂蒙文化,使更多人了解沂蒙、熱愛沂蒙。王秀庭教授的團隊在沂蒙區域文化建設方面付出的努力,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團隊于2015年申報并獲批“中國文藝評論基地”;2016年,與山東省藝術研究院共建了“山東省藝術創作研究基地”“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傳承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與國家文化部門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共建了全國首家“中國戲曲音樂研究中心”;2018年,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將團隊牽頭申報的“山東省戲曲藝術重點研究基地”及“山東沂蒙文化研究院”納入省社會科學規劃基地管理;2018年6月,學院“戲曲音樂學”學科被認定為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十三五”重點學科,“地方戲曲資源數字化集成與應用”重點實驗室獲批山東省文化科技重點實驗室,為“戲曲音樂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深化對外合作交流
拓展音樂創作領域
音樂無國界,實現國內外音樂融合,可迸發出新的動能。臨沂大學主動“走出去”,開展跨國界交流互動。國內首家俄羅斯音樂研究機構“臨沂大學俄羅斯音樂研究所”成立并在臨沂大學舉行了揭牌儀式,研究所致力于整合國內外俄羅斯音樂研究專家優勢資源,是落實學校開放活校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打造學校優勢特色學科平臺的重要舉措。研究所以此為契機,充分發揮研究團隊和學科帶頭人的作用,大力實施跨界協同創新發展,建設綜合性、開放性的學術研究平臺,不斷提升學術科研水平,開展了俄羅斯音樂作品合作創作,同時將沂蒙地區音樂傳播到俄羅斯。臨沂大學高度重視團隊交流互動,2022年6月,音樂學院科研創新團隊“沂蒙地方音樂傳承與創新團隊”研討會在音樂學院召開,與會成員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動。
發揮帶頭人示范作用
培育音樂創作人才
音樂理論研究與音樂創作都需要音樂方面專業人才發揮作用。臨沂大學始終高度重視音樂理論研究人才的培養,為了提升音樂創作人才的綜合素質,在壓縮專業基礎課的同時,在專業任選課的課程方面新增設了“音樂學概論”“世界民族音樂”“音樂作品分析”“樂隊配器法”“現代音樂概論”“音樂心理學”等課程。臨沂大學充分尊重學生的創作興趣,設置聲樂、鋼琴、器樂三個方向進行分類培養,圍繞三個方向的培養目標,分別設立了專業課組群。針對學生知識構成的需要,在專業基礎課中精簡的課程及學時,分別在三個方向或選修課中設置,如專門設置了《中國音樂史專題研究》《西方音樂史專題研究》等不同類型的專業教材,從國內外音樂創作課題研究中找到創作靈感,從而體現了課程設置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臨沂大學將大學生“學習型”組織建設作為重點,實現變“學生管理”為“學習管理”,先后組建了大學生民族管弦樂團、大學生合唱團、大學生舞蹈團、大學生軍樂團等,成為音樂創作和理論研究的重要力量。經過多年培養塑造,臨沂大學王秀庭教授發揮核心領導人、學科帶頭人作用,由其擔任首席專家主持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戲曲史(山東卷)》項目獲批2018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近5年來,他還主持了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藝術基金、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項目5項,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3項,國家文化部門委托項目、省重點項目5項;發表學術論文28篇,出版著作6部;科研成果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山東省文化創新獎等省部級獎項8項和市廳級獎項10余項;名列山東省首批簽約藝術評論家。
音樂理論研究對音樂創作意義重大,臨沂大學抓實音樂人才培養關鍵,不斷更新人才培養理念,培養更多優秀音樂創作人才,同時用好臨沂地區豐富的音樂創作資源,創作更多優秀音樂作品,提高學校音樂創作和人才培養的知名度,實現了學校與人才發展的雙贏。
(李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