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2-11-07 16:11:11
原標題:儒風蔚然魯源村
來源:東方圣城網
原標題:儒風蔚然魯源村
來源:東方圣城網
“如今俺村,變了樣!”
東方圣城網訊(記者 楊國慶 通訊員 張艷 劉夢澤攝影報道)“入目皆經典,步步皆風雅。”走進曲阜市尼山腳下的魯源新村,一條青磚黛瓦、古韻悠悠的儒學美德示范街映入眼簾。這條街區以“流淌的經典”為主題,兩側30條以書卷卷軸加古琴琴弦為造型的豎柱,中間似一條流動的文字長河,寓意中華文明從未中斷、源遠流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像涓涓細流,浸潤萬物、潤物無聲。
“流淌的經典”主題文化街區
魯源書房成“文化會客廳”
在尼山腳下,魯源河懷抱中的魯源新村,是遠近聞名的“別墅村”,因緊鄰尼山圣境景區,成為鄉村文化游的打卡地。魯源新村,因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而雋永古雅,又因新時代文明實踐而迸發活力。
掃描二維碼、上傳照片、選擇模板、點擊打印、書寫寄語、蓋章郵寄……美好祝愿便隨著這張自制明信片,通過小小的“孔子郵局”寄給遠方的親朋好友。
“魯源書房”是游客和村民在儒學美德示范街上平均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是集文化書店、孔府印閣、孔子郵局、漢字空間等板塊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體驗空間。其中,免費開放的“孔子郵局”是游客和村民最感興趣的項目。
太極拳等群眾活動豐富
平日里,“魯源書房”是村民閱讀休閑的好去處。為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書房常態化開展免費借閱、讀書積分活動,適時開展“書香一縷傳家風”、親子讀書會,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不斷掀起“全民閱讀”的熱潮。
“魯源書房”集文化書店、孔府印閣、孔子郵局、漢字空間于一體,“漢風藝術”館里體驗線編技藝,“孔府小吃”里品嘗傳承千百年的孔府美食,“徐弓坊”里展示省級非遺制作技藝,體驗投壺、射箭,“文化禮堂”再現傳統中式婚禮,“禮樂雅集”和“手造集市”里可以祈福、展覽,還可以銷售、體驗、打卡……
孝和文化廣場夜色
9月27日,“駐華使節齊魯文化行”走進魯源新村,在儒學美德示范街的“漢風藝術”店鋪內,帶有“仁、義、禮、智、信”儒家五常的弦絲畫作品讓駐華使節們愛不釋手。
這些精美的弦絲畫是由魯源新村普通村民制作,透露著濃郁的儒家文化氣息。
魯源新村,美在村風,美在文化
“自從家門口有了這個文化項目,我們平時沒事就來學習編制技巧,現在很多姐妹都能獨立上手了,制作完成后還能直接通過店內或者線上渠道賣個好價格。大家都覺得這個手藝特別有意思,還能賺份錢。”村民胡享享一邊繞著手中的絲線一邊高興地說。
將富有儒家文化內涵又有藝術氣息的弦絲畫作品進行展示及出售,帶動了村里農村婦女就業增收。
“村里賦閑在家的婦女不好就業,我們引進了‘線編店’,一方面作為村民的文化體驗項目,一方面還能增加村民收入。”魯源新村黨總支書記劉承彪介紹,該線編項目已吸納53名村民參與,技術比較嫻熟的村民一天可以做8件左右,日均收入可達120元,平時有的婦女還主動當志愿者教給孩子們學習這門技術。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講禮儀
剪紙、面塑、布老虎制作等傳統手工藝在村民的指尖傳承,村民的腰包也隨之鼓了起來。魯源新村把文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通過文化旅游、民宿經濟、非遺項目有力帶動了村民致富和鄉村振興,讓村民實實在在地享受到優秀傳統文化帶來的發展紅利。
“儒學美德示范街是我們深入推進文化‘兩創’和倡樹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這既是面向游客的文化‘雅集’,又是村民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根據地’。從小處說,為鄉村振興注入了不竭動力,從大處說,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走向世界提供了有益探索。”曲阜市委宣傳部部長李芳說。
[ 責編:李伯璽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