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日報網
2022-10-13 10:59:10
原標題:濟南高新區:力爭通過6-7年,實現經濟總量翻番
來源:大眾報業
原標題:濟南高新區:力爭通過6-7年,實現經濟總量翻番
來源:大眾報業
10月11日,在“勇當排頭兵建設強省會”濟南市喜迎二十大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的高新專場發布會上,濟南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服務中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陳安彪介紹,濟南高新區自1991年建區以來,始終秉承“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初心使命,堅持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聚焦科技自立自強,積極培育發展新動能,著力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發展,GDP占全市比重達13.2%,比2012年提升了4個百分點,連續兩年在全省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評價中排名第二,全省高新區排名第一,2018-2021連續四年榮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一等獎。
具體來講,科創要素加速集聚。主要科技創新指標在全省開發區位列前茅,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1600家(預計今年將突破2000家),省級研發機構突破270家,R&D占GDP比重達6.19%,集聚院士等國家級人才180余人,引進落地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國家實驗室濟南基地等重大科創平臺,全市15家“中科系”院所10家花落高新區。產業動能不斷壯大。以數字經濟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重點、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加速構建,數字經濟產業規模占GDP比重超45%,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生物醫藥三大產業規模均突破千億。以信息技術、科技服務、金融業為代表的高端服務業蓬勃發展,以空天信息、量子、植物基因編輯為代表的前沿產業茁壯成長,浪潮、重汽、齊魯制藥等龍頭企業引領強勁,比亞迪、吉利等全球500強名企接續落戶。
下一步,濟南高新區將緊緊圍繞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目標,充分借助國家戰略交匯疊加利好,發揮好企業和各類研發機構的引領帶動作用,主動培育發展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力爭通過6-7年,實現經濟總量翻番、再造一個新高新。
一是用好國家級金字招牌。近些年,濟南高新區陸續獲批了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園區等金字招牌,目前正搶抓全國首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重大機遇,加快打造中央科創區。9月5日,高新區新獲批國家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也成為首批獲批的5家產業園區之一。目前正加快策劃研究,下步將通過導入科創、人才等資源,打造密碼、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和量子信息三大網絡安全特色產業聚集區。
二是打造協同創新生態圈。加快推動中科院濟南科創城等重大科創平臺建設,充分發揮好山東產研院、山東工研院等新型研發機構作用,依托“科創經紀人”模式暢通科技成果轉化渠道,力爭年底前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150億元。同時,聚焦產業發展需求,鼓勵企業聯合研發機構,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協同創新體系。力爭5年左右時間,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4000家,國家級以上研發機構達到22家以上,R&D占GDP比重達到8%左右。
三是全力發展數字經濟。當前全市正加快“數字濟南”建設,高新區信息技術產業全市占比第一,有基礎、有能力,也應為“數字濟南”建設添磚加瓦。一方面,高標準建設算谷科技園、算谷產業園等重大載體和項目,聚焦集成電路、軟件制造、人工智能等領域,延攬全球高端人才和優質項目。另一方面,發揮浪潮云州等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引領示范作用,加快推動傳統制造企業轉型升級。力爭2030年前,大數據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級。
四是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在政策制定方面推陳出新,研究出臺一批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引導鼓勵企業創新發展,增強研發能力和競爭水平。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務環境、寬松優質的準入環境,力爭全年新增企業1.6萬戶。創新打造齊魯科創人才公園,積極推動各大商圈提檔升級,完善生活服務配套,把高新區建設成為企業和人才扎根成長的沃土。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健 報道)
責任編輯: 劉田
(王健)
【責任編輯:蔡東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