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09-19 08:58:09
原標(biāo)題:“吃飯別對付”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biāo)題:“吃飯別對付”
來源:中國青年報
“吃飯別對付”。這一句話,縈繞在我耳邊好多年。在東北長大的我,從這句話里仿佛聽到了家長對孩子最淳樸的囑托。
記得高中學(xué)業(yè)繁忙,母親在工作休息時擠出時間為我做了豐富的營養(yǎng)晚餐,給我送飯。拿到飯后,母親總會對我說一句“吃飯別對付”。但有時外賣卻更吸引我,吃得不舒服了,就又會想起那句“吃飯別對付”,想著今天晚上要是吃媽媽做的飯該多好。到現(xiàn)在我還會后悔當(dāng)時沒有認真學(xué)習(xí),沒有考上好大學(xué),沒有找到一個好工作,真的有點對不起母親每天的飯。
上大學(xué)時,把我送到濟南后父母依依不舍地走了,離別前母親還是那句“吃飯別對付”。而我興奮地開始了大學(xué)生活,貪玩貪睡總是吃不上飯,想吃的時候?qū)嬍矣忠呀?jīng)關(guān)門熄燈了,這才想起來那句“吃飯別對付”。唉,之前要是吃了飯該多好。
再后來上班了,中午有時在食堂吃,有時還是外賣,工作勞累時,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句“吃飯別對付”,想著一定要多吃點,要不餓了自己也難受。這么多年也去過不少的地方,但那句“吃飯別對付”一直陪伴著我,吃飽了會想起來今天沒對付,對付一口之后想起來不對付就好了。哈哈,吃飯不對付,才對得起爸媽。
毫無疑問,家人對我的一生影響是巨大的。當(dāng)我迷茫時,家人是載著我渡過困河的小舟;當(dāng)我幸福時,家人是滋潤我的雨滴,潤物細而無聲。
成長中或多或少會忽略身邊的家人,忙了或者離開了父母所在的城市,不知道過了多久,又想回家看看。一回頭發(fā)現(xiàn),父母始終在我的身后,告訴我就算在外面一無所有,但是我還有個家可回。
家人就是母親手中“臨行密密縫”的針線,牽引著我從小到大的點滴,它不會因為距離的遠近而疏密,也不會因為時間的長短而張弛,不論我站得多高走得多遠,都有那件母親織就的風(fēng)衣為我遮風(fēng)擋雨。
當(dāng)親人逝去,有時會偶遇長輩的故人,那時候,仿佛我和逝去的親人再一次相見,當(dāng)感受到他們的溫暖時,回憶涌上心頭,眼含熱淚,只能在心中默默地感謝并守護我心中這一份永恒的愛。
后來我知道,“吃飯別對付”是來自母親的溫暖,同樣也是來自家的召喚,當(dāng)我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看著那匆匆而過的相聚與離別,世間的幸福是那樣的簡單而又純粹,那是哪怕身處陋室時家人團圓的歡笑,更是相隔千里也斬不斷的綿綿情思。
趙英男(27歲)牡丹江火車站客運員 來源:中國青年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