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2-09-16 08:49:09
原標題: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話說新農村)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話說新農村)
來源:人民日報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必須集中力量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控風險,加快推進種業振興,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牢牢端穩中國飯碗
“好種子帶來好收成。”山東省夏津縣種植大戶程愛紅感慨,“小麥選用的是抗病性強的‘魯科298’,晚播麥產量沒影響,畝產1700多斤。玉米選種了‘登海682’,抗倒伏、耐高溫,穗子大、籽粒飽,豐收底氣足。”
廣袤田野,一粒粒良種生根發芽,打下了堅實的豐收基礎。多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圍繞基礎研究、品種選育、良種推廣等環節,不斷補短板、強弱項,培育推廣了一批突破性新品種。目前糧食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超過45%,我國現代種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源自主可控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優良品種擁有抗病蟲、產量高、品質優等特性,既能減少農民勞動強度,保障糧食穩產豐產,又能有效滿足多元消費需求。這些年,從超級稻到節水抗旱小麥,正是一個個重大種業標志性成果,為糧食產量連續多年站穩1.3萬億斤臺階提供了堅實支撐。特別是在現有耕地、水資源等要素約束下,無論是穩產能、提單產,還是增效率、優結構,都迫切需要選育推廣更多良種。
我們也要看到,我國種業自主創新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發展基礎仍不牢固。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必須集中力量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控風險,加快推進種業振興,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牢牢端穩中國飯碗。
加快推進種業振興,要瞄準全鏈條精準發力。種業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資源保護、育種創新、測試評價和良種繁育等環環相扣,只有逐項補短板,才能確保良種從實驗室進入田間地頭。當前,面對部分種質資源消失的風險增加等新情況,相關部門應加快摸清“家底”,全面推進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加強對特色品種普查、收集,及時將新發現的資源加以保護,高質量建造種質資源庫。此外,在育種、繁育、推廣等環節,要集中資源,選準關鍵品種,開展聯合攻關,以要素聚合、技術集成、數據共享,推動一批重大新品種實現突破。
加快推進種業振興,離不開龍頭企業帶動。在我國農作物生產中,80%的種子靠企業提供。但我國種業企業普遍規模小、競爭力不強,亟待加大扶持力度。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國家種業陣型企業名單,將引導資源、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向重點優勢企業集聚,加快培育一批具備集成創新能力、適應市場需求的種業龍頭企業。接下來,還應在加強對接科研單位、提供穩定的支持政策、優化營商環境上持續發力,推進創新成果快速產出和轉化,讓更多龍頭企業成為種業創新的主力軍和策源地。
播撒粒粒良種,孕育豐收希望。下大力氣推進種業科技自立自強,我們一定能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為億萬農民培育更多好種子,把飯碗端得更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