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2-08-12 09:31:08
原標題:“學技術熱”催生蔬菜專業村
來源:農民日報
“人家種的蒜苗品種好、出苗勻、長勢旺,趕上錯峰錯季上市,肯定能賣一個好價錢!”剛從山東省泰安市學習大棚新技術回來的河北省魏縣德政鎮后西營村支部書記劉江,立即召開村民大會討論“學技術”體會。劉江說,許多年來,該村村民通過學習農業技術,種上了蔬菜、果品,讓從前的貧困村成為小有名氣的蔬菜專業村。
劉江介紹,20多年前,該村開始種植菠菜、白菜、白蘿卜等大路蔬菜,村民的收入只能保證溫飽,眼看著青壯年都出去打工了,原來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劉貴山坐不住了,他賣了一頭豬湊了路費,帶著幾個黨員和村干部赴山東學習大棚瓜果蔬菜種植技術。第二年,村民的收入就翻了一倍,從此村里就興起了“學技術”之風。該村黨支部也定下了制度,每年組織黨員和農戶到先進地區考察學習農業技術,成為一項重要工作。
同時,該村還實施“請進來”。岳雪龍是山東莘縣高級農藝師、山東農業大學名譽碩士生導師,他每年被村里“請進來”傳授農業技術,實施現場技術指導。他說:“村民愛學習、懂市場,不少群眾加著我的微信,遇到難題就問。就這樣,村民從露天蔬菜到小拱棚、冷棚,又發展起溫室大棚,從‘大路菜’到‘太空良種瓜果’引種,靠學習技術讓村民收入成倍增加。”
像岳雪龍一樣,還有河北農大教授乜蘭春、河北工程大學教授蔣子春、王麗萍等,他們的到來影響著整個村莊。劉振山是后西營第一批扣大棚的菜農,現在幾十萬的年收入讓他對學技術有了全新的認識。“第一次扣小拱棚我的收入翻了倍,后來搞暖棚,收入又翻倍了。要發展離不開新技術,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發展。”
“現在技術更新太快了,我們種菜也不能只埋頭種地,還要抬頭學習新技術,掌握市場動態,才不用給市場‘交學費’。”菜農劉愛勇是勤學技術的農民代表,他為村里建起了“西營蔬菜種植交流”微信群,每天往群里發送蔬菜種植的新模式、新技術、新品種、市場的最新動態等。
看著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大棚,劉江說:“我們與河北農大、河北工程大學等科研院所建起了技術實踐幫扶基地,現在村里現代化暖棚已基本取代了冷棚,下一步,我們將依托新建的占地5400平方米玻璃連棟溫室大棚進行蔬菜育苗、新品種培育,為‘城里人的陽臺經濟’提供既能觀賞又能食用的蔬菜苗,把生態觀光采摘旅游業發展起來,走多元化發展之路,讓村民生活更幸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