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2-07-13 09:16:07
原標題:耐鹽堿馬鈴薯新品系單產創紀錄
來源:農民日報
“馬鈴薯新品系‘Z1281’畝產量達3032.47公斤,創造了馬鈴薯在5‰中度鹽堿地上的單產新紀錄!”近日,在位于山東省東營市的黃三角農高區,“耐鹽堿優質馬鈴薯突破性新品種選育”項目測產專家組經實收測產,宣布了這一結果。
據了解,“Z1281”由山東樂陵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共同選育而出。2017年起,他們聯手承擔了山東省良種工程——馬鈴薯耐鹽堿育種項目,選擇擁有340萬畝鹽堿地的東營市,在黃三角農高區建立鹽堿地農業技術綜合集成示范基地,組建了30人的馬鈴薯育種及栽培專家團隊,并聯合18家科研機構,開展耐鹽堿馬鈴薯品種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協作攻關。“我們今年還建立了面積達65畝的耐鹽堿馬鈴薯試驗基地,其中包括中度鹽堿地試驗田25畝、輕度鹽堿地示范田40畝。”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董事長梁希森介紹。
測產專家認為,我國有一部分鹽堿地是可以利用的,目前還是一筆“沉睡”的資源,而且大多數品種的馬鈴薯不耐鹽堿。此次選育出耐鹽堿的馬鈴薯新品系,對于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提高馬鈴薯產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Z1281”選育的背后,凝結著一批農業人的汗水。“耐鹽堿育種就像‘矬子里拔將軍’。最難辦的就是沒有育種的‘材料’,什么都得從頭開始。”馬鈴薯育種及栽培專家團隊負責人胡柏耿介紹,團隊5年來克服諸多困難,在鹽堿地上對746個雜交組合的175224個單株、6670份資源(品系)和167個品種進行了篩選,選育出耐鹽堿材料35份,其中綜合性狀優良的耐鹽堿材料8個。
“此次共測產7個品系,其中‘Z1281’產量表現最優。”測產專家組組長曹春梅說,“下一步,將對‘Z1281’在國內其他鹽堿環境開展區域試驗。如果產量穩定、品質優良,可進行品種登記與推廣應用,育成耐中度鹽堿且具有商業化價值的馬鈴薯新品種。”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