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2-06-17 10:43:06
原標題:打造特色人民法庭 全面服務鄉村振興
來源:農民日報
值此鄉村振興促進法頒布實施一周年之際,為貫徹落實《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最高人民法院推出“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服務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典型案例,集中展示人民法院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落實鄉村建設行動、服務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成績。
伴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從宏觀戰略布局向具體建設行動推進,基層司法特別是人民法庭在服務鄉村產業振興、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守護農村生態環境等方面的重要性更加凸顯。繼2021年印發《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案例選編(一)(法〔2021〕227號)》、2022年印發《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案例選編(二)(法〔2022〕4號)》之后,此次最高人民法院分批次陸續發布的第三批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案例聚焦“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服務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主題,錨定專責主業,講述人民法庭建設故事,分為服務鄉村產業振興、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守護農村生態環境四類。
服務鄉村產業振興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支撐。吉林梨樹法院加強人民法庭建設,設立黑土地保護服務點,守護“黑土糧倉”。安徽肥西法院三河法庭、新疆富蘊法院可可托海法庭健全訴訟服務、多元解紛、法治宣傳等機制,護航旅游產業振興。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法院優化法庭布局,推動轄區法庭向涉臺、文旅和海洋產業專業化轉型,賦能海島特色產業振興。廣東東莞中級人民法院緊扣地區特殊行政架構和鄉村產業特色鮮明實際,探索“灣區人民法庭”建設新路徑。江西萍鄉湘東法院排上法庭立足“雜交水稻制種之鄉”,設立“種業振興”法官服務站。甘肅張掖甘州法院西郊法庭將“分調裁審執”機制有機融入當地種業發展,守護種源安全。廣西融水法院四榮法庭、四川漢源法院九襄法庭發揮基層陣地優勢,延伸司法職能,探索服務旅游、農產品等當地特色產業新模式。廣西南寧武鳴法院雙橋法庭打造“沃柑法庭”,甘肅靜寧法院雷大法庭設立蘋果產業巡回法庭,新疆瑪納斯法院北五岔法庭培育打造“棉鄉法庭”,積極回應當地農業、農民司法需求,助力特色產業健康發展。
融入基層社會治理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江蘇高級法院掛牌成立省法院“服務鄉村振興實踐基地”,指導探索人民法庭服務鄉村振興新路徑,通過“一法庭一品牌”創建,推動服務鄉村振興全面提質。河北三河法院燕郊法庭在全鎮55個村莊設立“法官工作站”,提升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效能。上海崇明法院堅持強基導向,下沉司法資源到人民法庭,優化司法服務,提升審判能力,融入基層治理。江蘇無錫中級人民法院將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列為全市法院“一把手”工程,實施“訴源治理、訴非協同、分調裁審、惠民服務、黨建引領”五大工程。河北灤南法院胡各莊法庭建立“人大代表調解室”,對接融通法庭服務基層治理職能,助力鄉村振興。江西吉水法院楓江法庭攜手“眾廳”服務鄉村治理,注重矛盾實質性化解,積極推動新時代文明鄉村建設。新疆烏魯木齊新市區法院安寧渠法庭構建鄉村司法服務網格,打造新時代城鄉結合地區人民法庭工作樣板。山東青島即墨法院藍村法庭創建“互聯網+社區”一站式訴訟服務工作站,推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廣東信宜法院鎮隆法庭調判結合網格聯動,建立服務鄉村振興長效機制。湖南長沙岳麓法院蓮花法庭探索形成立體化司法服務鄉村振興新模式。四川射洪法院建立審判質效和訴源治理“雙軌制”業績考評體系,多措并舉構建人民法庭服務鄉村振興新格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庫爾勒墾區法院蘇塘法庭探索“大漠法庭”訴源治理新實踐,在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群眾上有新作為。
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農業根基穩,發展底氣足。浙江寧波奉化法院立足區位優勢,打造數字化人民法庭,創建“漁家法庭”“旅游法庭”等特色鄉村振興品牌。江西南昌法院塘南法庭打造“法護糧倉”工程,探索涉糧審判工作新模式。山東金鄉法院率先在全省設立農產品交易糾紛法庭,實行涉農產品交易糾紛案件集中管轄和專業化審判,護航金鄉特色農產品經濟發展。湖北襄陽襄州法院伙牌法庭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全方位助力鄉村振興。云南大理中級人民法院瞄準三農司法需求,強化特色人民法庭建設,維護農民合法權益。陜西西安臨潼法院雨金法庭不斷探索標準化辦案模式,打造服務鄉村振興主陣地。陜西漢陰法院澗池法庭創新工作模式,立足審判職能常態化開展司法服務,保障農民權益。青海湟源法院茶漢素法庭構建“四調”階梯解紛機制,打造農牧地區特色法庭。寧夏永寧法院閩寧法庭扎根移民安置區,與走出大山的群眾共譜“山海情”,繼承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服務東西部協作。
守護農村生態環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浙江安吉法院靈峰法庭主動扛起轄區余村作為“兩山”理念發源地的司法擔當,深耕“綠色審判”,延伸“綠色服務”,聚焦“綠色經濟”。安徽歙縣法院深渡法庭結合轄區庫區、景區、山區特點,貼近當地實際,彰顯地域特色,滿足群眾所盼,助力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福建武夷山法院武夷山國家公園法庭創新“三綠”生態司法工作網絡,精準護航國家公園建設。河南襄城法院麥嶺法庭、湖北丹江口法院生態環境保護法庭探索環資案件“三合一”審判模式,分別助力城市飲用水安全和南水北調工程。重慶萬州法院大周法庭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打造長江沿岸首個司法實踐基地,走出司法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新之路。貴州仁懷法院茅臺特殊環境保護法庭堅持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并重,積極發揮專業法庭優勢,推動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