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2-06-08 07:11:06
原標題:蜱蟲近期高發,千萬要小心
來源:人民政協報
近來,跟蜱蟲有關的新聞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和警惕。它常出現在草林茂盛的地方,雖然個頭很小,卻是不折不扣的“奪命吸血蟲”,悄無聲息地鉆到人體內吸血,看著像個芝麻粒大的小黑點,但嚴重可致命。小小的蜱蟲為何能致人死亡,甚至出現人傳人的情況?
蜱蟲叮咬一般選擇皮膚比較薄弱的部位,如人和動物的頸部、耳后、腋窩、大腿內側等處。它叮咬的危害并非吸血這么簡單,而在于其吸血過程中所傳播的疾病。在自然界中,蜱蟲是僅次于蚊子的第二大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傳播媒介,其攜帶的病原體可以超過上百種,包括病毒(如出血熱病毒、森林腦炎病毒、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毒)、細菌(布魯氏菌、土拉弗朗西斯菌)、寄生蟲(巴貝蟲、泰勒蟲)、立克次體、螺旋體(伯氏疏螺旋體)、人粒細胞無形體以及毒素等,其中十幾種病原體可致人體生病。
每年4~10月是蜱媒疾病的高發期。我國近年來流行較為廣泛的幾種蜱媒傳染病有: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蜱蟲病)、森林腦炎、萊姆病、斑點熱等。其中蜱蟲病在我國最為常見,河南、山東、遼寧、安徽、湖北、浙江為高發省份。此病常以發熱、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及胃腸道不適等為主要特征,部分病例可有頭痛、肌肉關節酸痛、肢體抖動、行動困難等。叮咬處局部皮膚可以出現紅色的丘疹,斑疹或風團樣皮疹。
老人和小孩等身體抵抗力比較弱的人群被叮咬后極易引起嚴重癥狀,病情可能進展更迅速。感染了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毒(“蜱蟲病”的病原體)的少部分病例可發展為重癥而死亡,據統計,目前該病的平均死亡率為7.3%,最高死亡率可達30%。除了人類,動物亦可感染該病毒。
蜱蟲病還有人傳人的風險,與確診患者無防護措施地直接接觸的確會引起人傳人現象,直接接觸確診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也會導致相關蜱媒疾病的傳播。即便患者去世后,無防護下近距離接觸尸體同樣存在被感染的風險。除了蜱蟲叮咬和接觸病患血性分泌物可以發生感染外,極個別情況下該病通過氣溶膠傳播亦存在可能。
一旦被咬傷,切勿生拉硬拽。蜱蟲在叮咬時,將包含口器的頭部深深扎進皮膚,如果用手或工具使勁硬拽蟲體,一方面會導致蟲體破裂刺激蜱蟲分泌更多的毒液;另一方面容易將蜱蟲頭部殘留在人體內,這樣反而有可能增加感染的風險。可以先用酒精麻痹蜱蟲,將鑷子貼近皮膚,夾住其頭部,慢慢向上提起(拉不動切勿用力猛拽),取出后及時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進行專業消毒處理以及抗感染治療,可將蜱蟲放到密閉容器,如空礦泉水瓶內,以便就醫時為醫生診治提供幫助。蜱傳病原體部分潛伏期可長達1個月,取出蟲體后,切記持續觀察,若出現發熱、頭痛、皮疹紅斑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那么,如何避免蜱蟲叮咬?去戶外之前,可在衣物上噴灑含菊酯成分的驅蟲噴霧。野外游玩時,盡量避免到植被多、草叢和樹木茂盛的地方,或盡量減少駐留時間。注意穿長衣長褲,并扎緊袖口、褲腿處和腰部,穿著淺色衣物有助于蜱蟲的及時發現。野外游玩回家后要及時洗澡,并且要認真檢查身體或衣服上是否有不正常的“黑點”。如果攜帶寵物野外出游,回家后亦要檢查寵物身體上是否有蜱蟲,以免感染主人。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 章志丹)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