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光強
最近,DeepSeek成了全球科技創新的“頂流”。
不少人紛紛嘗試,多場景應用更是蓄勢待發。橫空出世的國產大模型令人振奮,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我們期待涌現出越來越多像DeepSeek這樣的科技公司,另一方面,更需要像其名字所寓意的那樣——深度求索。
(2016年12月20日,黃旭華在辦公室內與同事交談。圖源新華社)
深度求索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愛因斯坦曾這樣評價自己:“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
共和國勛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黃旭華2月6日駕鶴西行。一生為祖國“深潛”,無聲卻震耳欲聾。黃老用他的一生,詮釋了什么叫“誓干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什么是真正的“深度求索”。黃老的艱辛求索事跡,如同巍峨豐碑和精神燈塔,鞭策著我們不斷前行。
每一次改革,都是一次深度求索。2月5日,蛇年春節后首個工作日,不少省份召開“新春第一會”,明確方向、凝聚共識、增強信心、狠抓落實。作為經濟大省的山東,連續第8年在奮進的春天進行“總動員”,今年的主題是“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
不改革不行,改革就要創新。毋庸置疑,創新是改革最本質的要求。無論是DeepSeek爆火,還是春晚現場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穿花襖轉手絹”引起熱烈討論,都充分展示了科技創新的強大魅力與無限可能,更啟示我們要大力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加力構建良好的創新生態,讓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涌流。
深度求索需要“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邁壯志,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的堅定信念,需要“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不懈追求。從技術之巔,到個人之夢,再到改革之潮,都需要直面問題、大膽創新、挺膺擔當、不斷超越。
新的一年,讓我們一起“深度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