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4日訊 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全市3個街區、20個社區開展深化城市體檢制度機制試點,從住房開始,到小區、社區、街區、城區,查找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和影響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弱項,有針對性地實施城市更新改造。
7月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表示,各地應將城市體檢作為城市更新的前提,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明確城市更新底線要求,防止大拆大建,簡言之,就是無體檢不更新。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快速城鎮化,城市已經從高速度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當前,人民群眾對城市服務的訴求,不再是關注城市服務功能“有沒有”,而更多轉向關注城市功能“好不好”。通過持續開展城市體檢工作,可以主動發現城市問題,使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健康,不斷提高城市服務品質,讓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
此次濟南市開展深化城市體檢制度機制試點共有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開展住房、小區(社區)維度城市體檢。經相關區推薦,選定20個不同建設年限、不同類型規模且短板突出的試點社區,開展住房、小區(社區)維度城市體檢。這20個社區中,歷下區、市中區、槐蔭區各4個,天橋區、歷城區各3個,高新區2個。通過體檢,全面摸清房屋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在使用功能、綠色智能方面存在的差距,找準養老、托育、停車、充電等設施缺口以及小區環境、管理方面的問題,形成問題臺賬。
二是開展街區維度城市體檢。經各區推薦、甄選,選定3個街道和商業街區為試點街道(街區),開展街區維度城市體檢。這3個街區歷下區、市中區、歷城區各1個。通過體檢,查找公共服務設施缺口以及街道環境整治、更新改造方面的問題,形成問題臺賬。
三是開展城區(城市)維度城市體檢。在市轄區建成區開展城區(城市)維度城市體檢,結合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等專項工作,綜合評價城市建設發展狀況,查找影響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弱項。外圍區可結合試點工作要求,同步開展區級體檢。
四是強化城市體檢成果應用。組織專家團隊對各維度體檢發現的問題進行梳理、會診,分清輕重緩急,形成問題清單。對診斷出的影響群眾健康和城市安全的問題,出具風險隱患通知書,明確風險等級、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及整治意見建議,并分解細化任務分工,由各責任主體針對問題事項提出整治措施,制定整改計劃,列出整改項目,實施更新改造。在此基礎上,編制完成濟南市城市體檢試點工作報告。
城市體檢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居民“憂心”的問題,就是“優先”解決的問題。城市體檢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百姓生活更方便,提升百姓城市生活的舒適度和滿意度。城市體檢包含61項基礎指標分住房、小區(社區)、街區、城區(城市)4個維度,每個維度又設置了多個指標,如“住房維度”,從安全耐久、功能完善、綠色智能等方面設置房屋使用安全、管線管道、入戶水質、數字家庭等指標;“小區(社區)維度”,則從設施完善、環境宜居、管理健全等方面設置養老、幼托、停車、充電等指標??梢哉f,這些指標涵蓋了居民關心的城市更新改造的方方面面。
在住房城鄉建設部提出的61項城市體檢基礎指標體系的架構上,統籌考慮實施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雙碳”戰略、山東省強省會戰略等要求,濟南市又增加了13項泉城特色指標,如在小區(社區)維度,在設施完善方面新增電動自行車充電停放泊位、未達標配建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數量等4項指標;在城區維度,新增城市雨污合流管網改造完成率、存量破損山體生態修復比例等9項指標,構建“61+13”泉城特色體檢指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