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7日訊 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在堅持。東營市82歲的趙曉鳳老人在公益之路上已經堅持了50多年, 做了一輩子的志愿者。耄耋之年,她仍然活躍在志愿服務一線,盡其所能幫助和溫暖著周圍的人。
在東營市東營區辛店街道,一位圍著彩色方巾,身背理發包的老人匆匆走過。她就是有著50年黨齡、54載義工經歷、82歲高齡的趙曉鳳老人,至今擔任東營區辛店街道曉鳳義務理發服務隊隊長。免費為身邊群眾理發已經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趙曉鳳老人回憶道:“1969年來到勝利油田,就開始給工人理發。不管是白天黑夜,走到哪里,理發推子都沒丟,當時都還沒有電推子,都是手扶推子和大剪刀。從禮拜一到禮拜六都沒閑著,都在上門入戶。”
1969年,27歲的趙曉鳳跟隨部隊復原的丈夫來到了東營勝利油田。油田會戰風餐露宿、戰天斗地,理發成了難題。趙曉鳳主動請纓,為油田工人理發。從那時起,她便干起了義務理發的活兒。趙曉鳳告訴記者,學雷鋒就要做“雷鋒”。她作為一個黨員,覺得自己干大事干不了,現在晚年做點力所能及的工作,傳播一點愛,覺得挺有成就感的。
說話鏗鏘有力,腳步輕盈。誰也不敢想象,一位82歲高齡老人有著這樣的精氣神。這些年,在趙曉鳳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銀齡老人加入到愛心行動中來。2011年,“曉鳳義務理發室”成立,志愿者大多是銀齡老人,主要工作是入戶為有需求的人理發。曉鳳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張振美告訴記者,他們每個人一個月要給五六百個人理發,入戶理發都是靠腿,感覺心情很好,從這個樓到那個樓,老人一句謝謝就很溫暖、很開心。
目前,有38名全職志愿者每周定期到行動不便的老人家里,以及環衛工人休息處等地上門給大家義務理發。從2012年開始,志愿者們把這種愛心用一顆顆紅豆記錄下來,11年來,積攢了13萬顆紅豆。趙曉鳳說:“紅豆本身就是一粒種子,可以傳播愛,每理一次頭就往瓶子里放一顆紅豆,為了更好激勵志愿者多獻愛心,他們都還挺高興的。”
目前,曉鳳義務理發室有18家,參與志愿者300多人,服務群眾近20萬人次。趙曉鳳個人榮獲第七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山東好人,東營市第七屆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曉鳳義務理發室”也成了東營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一道靚麗的風景。東營市東營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李冬梅表示,為充分發揮道德模范的示范帶動作用,實現一個人傳播一群人的傳播效應,在曉鳳義務理發室的基礎上,成立了10個好人工作室,推動大愛東營區更有情懷和溫度,讓崇德向善、見賢思齊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