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3日訊 8月1日起施行的《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明確,禁止在高層民用建筑公共門廳、疏散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自行車充電。對違反上述要求,拒不改正的,由消防救援機構對經營性單位和個人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對非經營性單位和個人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但是在規定施行的第二天,閃電新聞記者走訪濟南多個小區發現,電動車亂停亂放現象依然十分突出,普遍存在充電車棚少,充電費貴的問題。
樓道最多能放16輛電動車 充電車棚沒電成擺設
在濟南市槐蔭區綠地中央廣場小區內,記者發現,在一區1到4號樓,都存在電動車亂停亂放的問題。其中2號樓,進門通道兩旁擺放了4輛電動車,繼續往里面走,整個一樓樓道被16輛電動車擺滿了。隨后,記者隨機從13樓走到1樓發現,不少居民的門口都停放著電動車,有的甚至直接堵住了消防設備。“下邊不能充,你不上樓充去哪充啊。”一位正準備騎車離開的業主說出了上樓充電的原因。
記者注意到,在該小區的一區,設置有三個充電車棚,其中兩個白色的車棚最近一個月才安裝完成。白色車棚配備有兩個智能充電站,10個插頭,根據使用說明,居民將充電器插入插頭即可進行充電,費用可以選擇微信、支付寶等網上支付,也可以投幣支付。但是有居民告訴記者,自打安裝上就沒有見過有人充電。
“這個現在還不能用,沒有通上電,指示燈都不亮。”一位業主說。
隨后,記者撥通了安裝廠家的電話,得到的答復是目前車棚仍在建設中,具體的營運時間還不確定。目前,小區里電動車充電只能靠一個藍色的車棚里的16個插頭,遠遠滿足不了居民的充電需求。除此之外,有居民還向記者反映,相比于上樓充電,在充電車棚充電花費要高:“在家里充,充滿也不到1塊錢,在這充,充滿得4、5塊錢。”
記者隨后掃描充電設備上的二維碼發現,在車棚充電3小時需花費1元。按照電動車完全充滿電需要6小時以上計算,則需要花費2到3元。然而,在濟南平陰縣錦水街道和山水岸社區,同樣是智能充電樁,充電價格卻要比上述小區便宜很多。
無對比無“傷害” 濟南平陰這個小區充電8小時只需1塊錢
“像這種十路的智能充電樁,共安裝了60部左右,這種智能充電樁支持掃碼和刷卡支付,一塊錢八個小時充滿為止。”中科鯤鵬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斌向記者介紹道。
除了便宜,車棚還配備了智能門禁系統,居民只有通過人臉掃描識別后,才可進入車棚,大大減少了電動車室外停放的被盜風險。電動車隨意停放、上樓充電現象也得到了大幅改善。
社區居民評價道:“確實不孬,這樣既安全又方便,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誰不說好啊。”
與此同時,濟南平陰縣錦水街道和和山水岸社區還在電梯內安裝了智能梯控系統,通過智能監控設備精準識別電動車,杜絕電動車上樓,消除電動車上樓帶來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