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8日訊 近年來,山東深入推進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專項行動,向高端化工要效益,一季度,山東規模以上化工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大幅增長。
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有化工生產企業53家,管道197公里,風險點1.5萬處。為解決安全、環保兩大監管難題,去年他們投資2億多元,綜合運用物聯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成全國首家對裝置和罐區1-4級重大危險源實現智能監控的園區。
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應急協調指揮中心副主任程和平介紹說:“原先這種巡檢是靠人工進行巡檢,(現在)是利用光纖的震動偵聽和溫度感知,這樣管線一旦有破損,我們可以第一時間鎖定故障點。”
2017年6月,省委、省政府部署開展為期5年的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專項行動。以優化布局、集約發展為導向,山東化工園區由原來的199個壓減到84個,并完善園區道路、污水處置、公共管廊等基礎設施,在全國率先推進智慧化工園區建設。
發展環境得到保障的同時,化工產業聚集的優勢也在東營港園區逐漸顯現。得益于一張清晰的產業鏈招商圖譜,今年一季度開發區有7個新開工項目投資超過1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0%以上。
東營港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楊同賢說:“這個圖譜是根據我們園區的基礎和我們重點發展的方向確定的4條產業鏈,藍顏色的是我們在建或建成的項目,并且我們在對外招商的時候,都是瞄準世界500強和國內的一些單體冠軍企業。”
向高端化要效益,山東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不斷加速。位于淄博市的齊翔騰達公司是第一家進駐齊魯化工區的企業。隨著化工企業紛紛退城入園,齊魯化工區進區項目達到116個。受身邊企業需求拉動,齊翔騰達繼續延伸碳四產業鏈條,投資177億元建設MMA和環氧丙烷等項目。今年企業又新上年產70萬噸丙烷脫氫項目,向碳三產業鏈布局。
淄博齊翔騰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張富軍告訴記者:“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00%,預計達到6億元以上,等同于2019年全年的凈利潤。我們已經切實嘗到了高質量發展的甜頭。”
三年多來,全省圍繞化工產業全局性、基礎性、根本性問題,查隱患、強整治,促轉型、謀發展。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化工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629.5億元,同比增長36.3%;實現利潤總額439.7億元,遠高于近兩年同期水平。
省化專辦產業升級組負責人劉梅生表示,“大概七千五百九十五家(化工企業)轉型開始的時候,現在大約還有四千五六百家,關閉了一些安全環保,還有綜合水平比較差的一些企業,這樣就給這種高端高質高效的企業騰出了空間。”
按照規劃,今后山東將從電子化學品、特種化學品、功能性材料入手,加強高端化工新材料的基礎研究和攻關,加大智慧化工園區和綠色化工園區試點示范的力度,用2年左右的時間,對全省規模以上化工企業普遍實施智能化改造,推動行業本質安全和綠色環保水平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