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12-16 16:07:12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6日訊 閃電新聞記者今天從山東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未來十天,山東將出現兩次重污染天氣過程。
第一次:16日-18日,全省大氣擴散條件較差,山東內陸部分城市可能逐步出現中至重度污染。19日,受弱冷空氣影響,污染略有緩解,西部地區改善至輕中水平,東部地區改善至良輕水平。
第二次:20日-23日,受本地污染疊加污染物的區域輸送影響,山東大部地區可能再次出現中至重度污染。隨著24日、25日擴散條件轉好,持續多日的重污染天氣過程可能結束。
12月5日到12日,山東迎來進入秋冬季以來持續時間最長、影響區域最廣的一輪重污染過程。除威海外,全省15市均出現了中至重度污染。自12月5日起,全省16市相繼啟動應急響應。全省生態環境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7.4萬余人次,檢查企業6萬余家次、施工地2.8萬余個次。省生態環境廳組織了16個檢查組開展了執法監督檢查活動,共發現存在環境問題企業(點位)259個。
記者了解到,今年,山東將繼續實施差異化分級管控措施,指導企業科學制定“一企一策”應急減排方案。績效分級重點行業指標評定分A、B、C、D四個等級。A級企業為國家標桿企業,在重污染應急期間可以不停產限產,自主采取減排措施;B級企業為省級標桿企業,在重污染應急期間可少實施減排;C級和D級企業在重污染應急期間按照《技術指南》規定加大減排措施力度。省級以上重點建設工程在嚴格落實揚塵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不要求全面停工。“今年,我們按照生態環境部工作部署,將績效分級,重點行業由15個增加到39個,堅持差異化的應急管控,應急減排措施落實到具體的生產線,具體設備具體污染物,降低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應急減排更加務實。”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張金智向記者介紹。
“十三五”期間,國家下達山東生態環境領域的9項約束性指標已有4項提前超額完成,其余5項也將在年底前全面兌現,環境質量改善效果明顯。“據監測和分析,山東2020年PM2.5濃度比2015年降幅超過1/3,重污染天數預計可降低2/3,空氣質量指數大于500的爆表天數在2017年以前很常見,近兩年基本上消失了。其中重污染天氣應急發揮了重要的‘削峰降頻’作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則從根本上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總量。”清華大學駐山東省生態環境廳技術團隊負責人劉輝向閃電新聞記者介紹。
閃電新聞記者 耿琰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