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12-15 20:30:12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5日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能源低碳發展,關乎人類未來。山東通過大力實施外電入魯和可再生能源建設,降低煤炭消費比重,推動能源結構向綠色低碳轉型。
最近,由山東能源投資建設的2×1000MW超超臨界空冷機組在內蒙古上海廟正式投運。這是西電東輸“昭沂線”投運的首個百萬機組,也是內蒙古地區首個百萬機組。
山東能源盛魯能化盛魯電廠總經理王亞侖說:“我們一年的發電量是110億度,由于我們是直流特高壓輸送,我們是完完全全送到山東市場。 ”
內蒙古煤炭資源豐富,僅在鄂爾多斯上海廟,已探明的煤炭儲量就達到142億噸,但資源優勢卻一直難以轉化為經濟優勢。
內蒙古鄂爾多斯上海廟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尤俊寶說:“有近100多億噸,是低熱值這種煤炭,發熱大卡達不到4000,附加值相當低,銷售的半徑非常有限,這種煤只適用于電廠發電?!?nbsp;
而山東是用電大省,瞅準這一時機,山東能源集團投資60多億元在內蒙古上海廟規劃建設坑口電廠,將內蒙豐富的煤炭資源就地轉化為清潔電力,通過特高壓直接送到山東。
山東能源集團盛魯能化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邸建友說:“特別是上海廟,有8個煤礦,是山東能源投資建設的。圍繞著特高壓送電通道,我們想把煤電、新能源和售電這個產業鏈拉長。 ”
隨著電廠投運后,每年能給當地帶來超過30億元的產值,稅收超過5個億。因為全部采用超超臨界機組,對當地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山東能源盛魯能化盛魯電廠總工程師王曉彬說:“脫硫脫銷和除塵達到了國家超低排放的標準,也就達到了一個燃氣機組的標準,從總體來說就是把青山綠水留在我們美麗的內蒙古大草原上。 ”
今年1-11月,山東累計接納省外電量10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2%,替代省內電煤消費3800萬噸。加快“外電入魯”的同時,省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設也在加快。在微山縣,50萬千瓦國家級光伏領跑技術基地,通過“漁光互補、農光互補”的新型開發模式,將清潔型現代漁業養殖與光伏發電有機融合,實現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無污染零排放。
華能濟寧熱電廠新能源管理部主任楊宣民說:“每年發電量達到5.5億度,節約標煤18.8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約3600噸。”
按照規劃,到2035年,山東要實現煤電發電量、省外來電電量和省內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社會總用電量的比重分別達到三分之一,能源結構取得明顯改善。
山東省能源局規劃處副處長王景說:““十四五”期間,重點加快隴東至山東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建設,重點推進沿海核電基地、海上風電基地、大型光伏基地等開發建設,通過一系列措施,全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進程將進一步加快?!?nbsp;
山東臺 陳銀 孫國棟 張鑫 通訊員 宋波 邊岱印 濟寧臺 王紅艷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