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4日訊 12月4日,山東省會經濟圈人力資源一體化發展聯盟成立大會在濟南市召開。省會經濟圈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7市人社部門負責同志出席成立大會并簽訂《省會經濟圈人力資源一體化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據了解,發展聯盟以推動省會經濟圈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圍繞就業創業、社會保險、人才人事、勞動關系、信息化建設等5個方面展開跨區域交流合作,對于服務省會經濟圈產業發展、方便群眾往來具有重要意義。
構建合作機制,共謀區域人社一體化發展新藍圖
會上印發《省會經濟圈人力資源一體化發展聯盟章程》《省會經濟圈人力資源一體化發展聯盟聯席會議組織機構》《省會經濟圈人力資源一體化發展聯盟工作制度》等文件。這些文件搭建了聯盟合作的整體框架,明確了聯盟合作的內容范圍,規范了聯盟運行的制度機制,為聯盟開展工作的提供了制度保障。
文件指出,聯盟將實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統籌指導、七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協商共建的“1+7”運行機制,采取聯盟聯席會議審議決策與業務工作專班執行落實相結合的工作推進機制。同時,為保障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聯盟創新建立了聯盟會議制度、工作計劃制度、定期匯報制度、督導檢查制度四項制度。
成立發展聯盟,共建區域人社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據了解,成立省會經濟圈人力資源一體化發展聯盟,總思路以省會濟南為核心,以一體化發展為方向,以推進人力資源要素整合為目的,優勢互補、聯動發展、合作共贏,增強區域輻射帶動作用,以點帶面提高全省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水平。
突出省會核心作用。濟南將以聯盟的思維和視野,謀劃推進一體化事項的組織實施,率先在人力資本服務上取得突破,積極爭創國家級人力資源產業園,探索引才引智政府購買服務新模式,加快打造人才特區,提升海內外高端人才集聚能力,努力推進人力資源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七市打破行政區劃壁壘,按照分步實施、重點突破的原則,明確人力資源一體化發展項目,率先推進統一就業招聘信息平臺、聯合開展就業招聘活動、共建創業示范項目庫等就業創業一體化事項,統籌推進社會保險、人才人事、勞動關系、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一體化事項,推動人力資源要素在更大范圍內配置,從而形成綜合實力強大的人力資源發展高地。
聯盟立足自身所處的區位和發展水平,放寬視野、審視周邊,注重各個方向板塊的對接,努力與外部區域板塊協調互動。向東,與膠東經濟圈密切呼應,加強與膠東經濟圈公共就業與人才服務聯盟的協作,形成雙核驅動效應;向西,主動學習中原城市群,借鑒河南在全民技能振興、有組織勞務輸出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努力把自身做大做強;向南、向北,要主動加強與長三角、京津冀的人力資源合作,積極探索新方式和新渠道,為自身發展拓展空間。
簽訂戰略協作,共享區域人社一體化發展新成果
據了解,為落實省委、省政府區域發展戰略布局,打造山東人社事業發展樣板,做到戰略協同、規劃銜接、政策溝通,推進人力資源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讓更多優質公共服務惠及省會經濟圈的人民群眾, 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經過平等友好和充分協商,達成省會經濟圈人力資源一體化發展戰略合作協議,重點圍繞就業創業、社會保險、人才人事、勞動關系、信息化建設等5方面27項內容開展一體化深度合作,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協同發展促進區域協同發展。
就業創業方面,建立統一就業招聘信息平臺,聯合開展就業招聘活動,共建創業示范項目庫,輪流主辦創業論壇。開發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舉辦高校畢業生就業供需見面會,共享大學生創業孵化政策,協同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符合條件的“山東省優秀高校畢業生”打破生源地限制,可報考七市“三支一扶”基層服務項目。
社會保險方面,社保關系便捷化轉移接續,推進社保信息平臺共建共享,建立社保信息交換機制,推動工傷政策依法統一。
人才人事方面,聯合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加強高層次人才招聘合作,加強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服務合作,加強人才檔案管理服務合作,推動專業技術人員證書互認,共享高級專家信息資源,共享教育資源,加強職業技能鑒定合作。
勞動關系方面,建立勞動關系研究會商、勞務派遣聯動監管、勞動人事爭議預防交流、勞動維權聯動處理四大機制。
信息化建設方面,建立業務信息共享機制,開展區域內信息化建設聯動,探索推廣將社保卡和電子社保卡作為身份認證,加強在區域內各領域應用。
閃電新聞記者 劉少君 段嘉琪 趙紅偉 實習記者 黃云龍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