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山東省委網信辦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黃河河務局、濟南市委網信辦、淄博市委網信辦、東營市委網信辦等協辦的“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將于9月22日-24日舉行。
來自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省重點新聞網站的編輯記者將深入一線,挖掘典型,生動展示沿線各地推進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舉措、新實踐。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2日訊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第二站來到濟南鳳凰黃河大橋,為促進山東省經濟新一輪騰飛,實現可持續發展,當前濟南市著力“一山、一河、兩泉、八湖、多廊”的市域生態格局規劃,構建“一體兩翼多點”空間格局,濟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攜河北跨發展戰略,先行建設“三橋一隧”。濟南鳳凰黃河大橋工程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連接南岸濟南新東站和北岸崔寨地區中心的南北向交通性主干道,承擔快速集散的交通功能。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第二站來到濟南鳳凰黃河大橋。閃電新聞記者 尹承謙 攝)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第二站來到濟南鳳凰黃河大橋。閃電新聞記者 尹承謙 攝)
(項目地理位置示意圖)
該工程位于濟南市歷城區、高新區和先行區,項目路線南起鳳凰路荷花路交叉口,向北依次跨越邯膠鐵路聯絡線、南水北調工程濟東明渠后繼續往北方向延伸,跨越黃河后與現狀G220平交,項目全長約 6.683 公里,包括特大橋2座,平面交叉12處,涵洞11道,南岸設置1處管理用房,1處收費站;其中跨黃河主橋及引橋長3788米。
橋位距上游石濟客運專線橋約5.1千米,距下游濟南黃河三橋約3.1千米。項目全長6683米,總投資約63.27億元。建設工期4年,計劃交工日期為2021年12月31日。
(主橋鳥瞰圖)
項目按照雙向八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兼顧城市主干路功能,設計速度60公里/小時。跨黃段橋梁范圍為公軌合建的橋梁形式,中間預留城市軌道交通空間,滿足城市軌道交通縱斷面相關技術條件。
(效果圖)
其中跨黃河段大橋全長3788米,主橋為三塔六跨鋼-砼組合梁空間索面自錨式懸索橋,橋跨布置為70+168+428+428+168+70米。項目規模宏大,技術復雜,結構新穎獨特,是跨黃通道中又一座重大橋梁工程。
(主橋總體布置圖)
(跨黃河主橋施工全景)
(中塔施工全景)
閃電新聞記者 王峣 唐福晨 劉晨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