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5-17 16:01:05
齊魯網濟南5月17日訊 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發揮政策引導作用,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康發展。
根據《意見》,到2020年,山東基本建立符合市場運行規則和產業升級規律,與各級政府財政收入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需求相適應,框架完整、配套協調、措施精準、機制有效的政策支持體系;形成穩定的投入增長機制和績效評估機制,政策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更加有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規模、規范化水平顯著提升,適應市場能力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能力顯著增強。
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理定位
鼓勵種養大戶、家庭農(林)場以初級農產品生產為主,從事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農業生產,對經營規模相當于普通農戶10—15倍、收入相當于外出務工平均收入的予以重點支持。鼓勵農民以土地、林權、水域灘涂養殖權、資金、勞動、技術、產品等為紐帶,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合合作,發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依法組建農民合作社聯合社。重點支持真正實現社員所有、社員控制、按章程分配的農民合作社,發揮其在農資供應、農產品銷售等服務環節的優勢。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帶動產業升級、增加農民收入上發揮明顯作用,重點支持龍頭企業開展農產品系列加工和國內外營銷,優先支持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優、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培育多元化農業服務主體,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開展面向小農戶的農業生產托管,重點開展農機作業、統防統治、種苗推廣、倉儲烘干等生產性服務。
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發展規模和質量
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提倡農民通過集體統一流轉土地經營權,提升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水平。試點探索農戶依法自愿有償退出土地承包權,由村集體統一經營或租賃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戶作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分享集體土地經營收益。引導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實行標準化生產或服務,實現連片種植、規模養殖,參與一村一品、鄉村旅游建設,打造一村一品、一縣一業新格局。鼓勵龍頭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提升規模,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鼓勵各類服務組織完善服務標準,降低服務成本,提高服務規模效益。繼續深入開展家庭農(林)場示范場、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農業示范服務組織、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創建活動,示范帶動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范發展。做好產業區域規劃,建設各類現代農業園區、農業科技園區,吸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聚發展,促進農業專業化布局、規模化生產。
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元融合發展
鼓勵建立家庭農(林)場聯盟、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及產業協會、產業聯盟,引導龍頭企業創辦或入股合作組織,支持農民合作社入股或興辦龍頭企業,培育發展一批示范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訂單帶動、保底收益、利潤返還、股份合作、共設風險保障金等形式,與普通農戶建立更為密切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民共享政策紅利、共享現代農業發展成果的良性機制。引導農民以土地經營權、水域灘涂養殖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廣“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模式。引導和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擴大就業容量,吸納農戶脫貧致富。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農戶數量和成效作為相關財政支農資金和項目審批、驗收的重要參考依據。允許財政資金特別是扶貧資金量化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后,自愿參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
引導生產性經營主體和服務性經營主體協調發展
穩定和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隊伍,充分發揮其在農技推廣、動植物防疫、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面的作用,不斷提高服務質量。鼓勵建立集農技服務、信用評價、保險信貸、產品營銷于一體的公益性、綜合性農業公共服務組織,為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提供便捷高效服務。支持水利、供銷、郵政、糧食、農機、煙草等部門、單位向農村延伸服務,打造服務平臺,提供各具優勢的為農服務。大力培育經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構建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會化服務體系。鼓勵各類生產和服務主體依托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優勢區域等開展廣泛的聯合和合作,形成分工協調、互利合作的發展格局。
閃電新聞記者 劉金旺 濟南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